记者张毅报道, 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显示,河南黄淮平原经济区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标准,证实“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
据了解,为促使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2003年,国土资源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协议书,合作开展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实施,于2004年6月全面启动。历时6年,项目组完成调查面积5.8万平方千米,调查区覆盖郑州、洛阳、开封等11个地市,采集土壤、岩石、水等各类样品12万余件;经过对作物营养元素、有益元素、污染元素等54项指标的系统分析,获取各种测试数据320万多个。
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标准,证明“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调查发现,河南省山地与平原广大交接地带为有益元素富集区,集中了信阳茶叶、许昌烟叶、新郑大枣、洛阳牡丹、灵宝苹果、焦作怀药等河南最为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区。通过对特色作物适生环境开展系统评价,为河南省名优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扩大产品种植规模,打造河南省“山前特色农业产业带”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占河南省粮食产区1/3的古黄河冲积扇的调查发现,其有毒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土壤环境以及地下水质量较好,土壤中磷、钾、钙、镁含量较高,有机质、氮与铁、锰、硼、锌含量较低。
此外,项目组还对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等重点城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状况开展了系统调查,摸清了影响各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地质问题及形成原因;统计了不同单元深层、中层和表层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全碳储量,为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对黄河流域开展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查明了多达28种影响水质的指标含量分布情况,发现河南省黄河流域地下水质量良好,地表水存在污染;首次对被石油、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了的土地开展试验性生态修复示范研究,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建立了“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数据库,为该项成果在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搭建了快捷的信息服务平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