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工程,让群众喝上洁净地下水

浏览次数:465  发布日期:2010-12-16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记者田雪莲报道,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严重缺水区和劣质水区地下水勘查示范项目,不仅直接解决了390万人的饮水困难,示范成果还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解决饮水困难提供了方向,又带动解决了800万人饮用地下水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据介绍,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背景,我国饮水不安全人口众多,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严重,6000多万人饮水缺乏,6000多万人饮用砷、氟含量超标水,30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长期饮用高矿化度苦咸水或高氟、高砷水,导致部分地区群众患上严重的地方病;“水荒”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从1999年开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原则,在西南红层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山地高原缺水区、北方饮水型地方病区以及四川大骨节病区等典型地区,开展了以解决人畜缺水困难为目标的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通过10年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摸清了缺水区背景条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从宏观上掌握了涉及15个省(区、市)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现状,按照黄土高原区、内陆盆地山前平原区、山地高原区、红层盆地区和劣质水区五种缺水类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探索出“划分类型,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编制区划;辐射带动,逐步解决”的工作模式和“调查—示范—区划”的工作方法。
    ——总结出西北干旱区一系列地下水富集模式,探索出西南红层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新模式。在西南红层丘陵区,提出了“红层风化壳弱含水层裂隙水资源化”的新认识,开发出“小口径浅井”开采新技术,研制出与之配套的“微型钻机”与成井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户一井”“分散供水”新模式,制定了红层区浅层地下水勘查评价的行业标准,为大规模推广利用浅层地下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提供了一整套技术方法。
    ——研究了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与形成规律,总结了地下水赋存模式。查清了北方松嫩平原、大同盆地、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等重点地区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划分出蒸发浓缩型、溶滤富集型、热水矿泉型和海侵富集型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总结了这些地区适宜人畜饮用地下水的赋存模式,编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建立了从区域勘查到井位确定的“逐步逼近式”地下水勘查方法体系,开发出一批监测和成井新仪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了地下水勘查以及水井的使用寿命和成井效率,降低了勘查成本,开发出高砷水改良新技术和改善红层区田塘微污染水水质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扩大了解决饮水困难的途径。
    ——形成地调投入勘查示范为主,多渠道投资地下水勘查的新机制。    地质大调查实施的饮水安全示范工程,到2009年底已完成探采结合井和供水示范井614眼,红层区小口径浅井9.26万眼,直接解决了390万人的饮水困难,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示范成果激发了地方政府解决饮水困难的积极性,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解决饮水困难提供了方向,又带动解决了800万人的饮水困难。例如,四川省与国土资源部建立了“部省合作”新机制,利用探索出的小口径浅井分散开采地下水的新模式,在全省红层丘陵区105个县(市)实施“找水打井解困”工程,为缺水农户施工小口径供水井179万眼,解决了671万人的饮水困难,小水井在抵御2006年“百年一遇”的大旱中发挥了大作用。在北方的陕、甘、宁等省(区)有关部门应用大地调项目技术成果,打井200余眼,解决了100多万人饮水困难。这些供水井在2009年北方遭遇严重冬春连旱时,对缓解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