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提出 城市建设要顺应地质环境发展规律浏览次数:540 发布日期:2011-09-30 分类:综合信息9月22日,由北京市地勘局和市科协主办、北京地质学会承办的“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城市建设要顺应地质环境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城市与地质环境的和谐发展。 北京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存在有泥石流、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据调查,北京地区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597处,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质灾害造成600余人死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规划发展与地质环境、首都圈地震监测预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及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研究员卢耀如指出,城市规划发展应首先以地质环境为基础,城市的各项建设都应当进行地质环境评估,尤其注意防范人为诱发不良环境效应与地质灾害。卢耀如特别指出,防灾减灾要考虑到灾害链的加倍危害,比如台风、洪灾、旱灾等气候灾害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地震可诱发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大滑坡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后溃决,给下游造成洪水灾害等。为此,卢耀如建议,城市防灾减灾需认真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灾害链,及其对城市危害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玶指出,局部地区极强烈地磁紊乱是大地震即将发生的警示信号,抓住此异常信号便可实现临震预警。李玶建议,编制首都圈强震发生断层图,并在首都圈168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点建设地磁监测预警系统,对6级以上地震临震前地磁异常进行及时监测,从而实现有效预警、减灾。 此外,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及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专家介绍了其在防灾减灾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会专家表示,城市要实现与地质环境的和谐发展,首要考虑的不应是征服和改造地质环境,而是如何顺应其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开发利用。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