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京华——记全国文明单位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浏览次数:579  发布日期:2015-08-26  分类:综合信息

水润京华

 “日月星辰伴我们走遍四方,风餐露宿让我们意志坚强,只为了地质科学的探索,为首都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在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几乎没有人不会唱这首名为《探索者》的院歌。因为,这激昂振奋的旋律,不仅唱出了该院60年的辉煌历程,更凝聚了600多名职工扎根文明土壤的共同追求。

 “我们是今年出炉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之一,也是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功勋地质队。从最初的北京市水文地质大队走到现在,我们已成为全面服务首都城市建设的地质先行军,不仅展现了地质工作‘现代科技+艰苦奋斗’的行业特质,更深刻地折射出了文明与文化的力量。”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院长张勇说。

 的确,从1992年被评为地矿部首批“文明单位”,到2005年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从连续5年的“首都文明单位”和连续18年的“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再到摘得“全国文明单位”桂冠,对于被称为“首都城市建设先行兵”的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而言,具有地质特色的文明创建就如地下喷涌而出、富含矿物质的清冽甘泉,滋养着这群地质工作者胸怀理想、英姿勃发,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以人为本 凝心聚力

 8月4日,顶着炎炎烈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中家鑫园温泉酒店的全国总工会三期地热井项目部。这里一口设计深度3000米的地热井,刚刚开工几天,就已经打到了300米。

 高达34米的钻塔巍然耸立。井架附近坐落着一组外表简洁醒目、内里设施齐全的集装箱式活动房屋,会议室、寝室、厨房、洗手间、浴室、电视、冰箱、消毒柜一应俱全,每间屋子还都配备了空调,使往日闷热难耐的夏日施工生活变得舒适清凉了许多。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封振宇告诉记者,这些标准化的野外营房是院下属地质机械厂自己设计制作的,完全可以满足钻工们的各种需求,非常人性化,项目一开工大家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省时、省力、省心。

 正在寝室内休息的一位工人开心地说,院工会还为大家购置了床上用品,而且都清洗得干干净净、铺得整整齐齐,这让他们觉得特别温暖。“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我们特别舒心,要是不用心、不尽全力工作,自己这关都过不去。”记者还看到,工人们自发把营房之间的空地砌上花坛,种上了不少鲜花,为粗犷的工地增添了一份温馨。

 如今,这些经过数次调整日臻成熟的“整体营房”已陆续在整个地勘院的各个机台上应用,北京市地勘局也正以全总三期地热井项目为示范,研究在全局范围内推广这些标准化野外设施,以及宾馆化、军事化的管理模式。

 据封振宇介绍,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是北京市地勘局野外职工最多的单位,总共有6个机台、10台钻机。过去,职工们出野外只能搭建帐篷或是租住在老乡家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了解决这个最实际的困难,院里买过寝车、租过活动板房、改造过报废集装箱,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现在,我们应用的标准化营房不仅综合考虑了野外住宿对功能、舒适、防火保温、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需求,而且图标颜色都是统一的。这也是打造宣传地勘院‘规范、专业、严谨’形象的重要一笔。”

 记者了解到,这些营房一组的成本大约40多万元,远远高于市场购买的同类产品。“我们用的材料和设施都是最好的。为了职工,地勘院舍得投资下本!”封振宇说。

 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

 在地勘院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中,工会副主席张妍炎讲述了这些年在文明单位创建方面的一个个实例——促进素质能力培养、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专业技术创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而其中最令记者感动的则是他们对野外职工及其家属的格外关照。“老人和孩子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个暑假,我们特地为孩子们分年龄段买了图书,每年“六一”我们还会为外地工人家里的留守儿童寄去学习用具。职工们常年在野外艰苦开拓,单位不能让大家有后顾之忧啊。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职工们工作更舒心、生活更快乐,让单位更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让我们热爱的地质工作更有影响力和创造力!”

 文明来自一点一滴的用心积累。正因为有着20多年不间断的对创建文明单位的追求,地勘院才有着如此的凝聚力,首都地勘事业才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不计得失、竭尽全力的劳动者和奉献者。

 首都水神  屡建功勋

 在地热井施工现场,地勘院属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良告诉记者,焕然一新的工作环境让工人们更有干劲了。对他们而言,未来4个月的时间就将在这烈日蒸腾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度过,而时间与汗水换来的,则是来自地下3000米、水温达68摄氏度的高品质温泉。

 这不是这片土地上的第一口地热井。早在2006年、2007年,地勘院就在这里相继打了两口深约3000米的地热井,使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成为宾馆服务业开发的热土。如今,再次探采地热,则是宾馆规模扩张的迫切需求。

 据介绍,自1973年为中南海打出第一口地热井以来,地勘院已在北京地区查明了4条地热带、10个地热田,成功开凿地热井100多眼,稳稳占据了北京地热勘查市场的80%以上,为北京科学应用这一清洁能源立下了汗马功劳。由该院参与设计并施工的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甚至成为全国地热梯级利用的典范。

 不过,地勘院最出名的业务还不是地热,而是找水。

 北京是资源型重度缺水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已下降到100立方米左右,不足全国的1/20,不足世界的1/80,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事实上,北京缺水由来已久,自1949年以来,北京曾经历3次大规模缺水危机,而随着北京的城市扩张、工业发展和人口膨胀,丰富的地表水系迅速断流、干涸,甚至地下水也超采严重,缺水局面日趋严重。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前身北京市水文地质大队,成立于1955年,就是原地矿部为解决首都供水问题而组建的全国第一支地下水资源勘查队伍。尽管他们先后经历了地质部901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一大队、北京市地质局水文一大队、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等名字和身份上的变迁,但从未卸下过为首都找水的重任。由该院勘查开采的地下水,至今仍维系着首都水资源利用量的2/3。

 “北京水源三厂、水源八厂等大型、超大型水源地都是我们勘查的成果,我们还完成了平谷、怀柔、马池口、张坊四大应急水源地建设、水源三厂和八厂改扩建、石景山安全饮水等重要工程。”院长张勇自豪地告诉记者,地勘院在完成北京平原区水文地质普查、摸清北京市地下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又在岩溶水勘查和地下水调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完成了“北京岩溶水勘查项目”,继续为首都寻找新的储备水源地。

 近两年,他们还完成了“北京市地下水库前期勘查项目”,为北京水资源在南水北调进京后实现人工调蓄、高效利用和战略储备作准备。这些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均已处于领先水平,为首都地下水资源的储备、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顺应了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地勘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南水北调虽能缓解水资源压力,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北京的缺水问题。水资源仍然是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控制性要素。看来,继续做好‘首都水神’,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誉!”记者看到,伴随张建良铿锵有力话语的,是周围身着橘红色厚重工作服的钻工们坚毅而自豪的目光。

 发挥特长  播撒大爱

 我们的“首都水神”,在非洲则被称为“上帝派来的水神”。

 说来也巧,在顺义地热井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多位曾经奋战在非洲大地上找水打井一线的职工,其中一位在非洲整整待了10年。

 “我们在非洲许多国家都有项目。在东非的厄立特里亚,副总统、建设部长、卫生部长都接见过我们项目组的正副经理,阿法贝特市市长还经常宴请并邀请他们进府叙谈。”说起那段历史,副机长刘建国很是自豪:“尽管阿法贝特市地处高原地区,又常年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条件极为艰苦,但为了饱受干旱之苦的非洲朋友、为了中国地质工作者的形象,我们只能排除万难,把工作做到最好。后来,我们在那里连续打出了10多口优质水井,可以供当地人民饮用到2050年!”

 地勘院打出的甘泉同样滋润了内蒙古巴林左旗的数十万牧民。

 从2003年开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对口帮扶工作部署,地勘院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一起,与巴林左旗结成帮扶对子,为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的巴林左旗寻找水源,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为了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地勘院选派了多名年富力强、敢于吃苦、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成立项目组,而每一年,无论手头的业务多么紧张,我们都会拿出足够的时间到巴林左旗,从地理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探、地质钻探等方面,对巴林左旗地区进行了实地踏勘,并为重点缺水地区打井5~8眼水井,全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蓄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亲自参与此次扶贫打井任务的副院长许海满怀深情地回忆道。

 在因水源问题无法实现整体生态移民搬迁的查干哈达苏木前召嘎查村,项目组及时为村民打出一眼深水井,使该村顺利地实现了搬迁,还让127户500多名牧民喝上了自来水;在有名的“没水村”白音敖包乡热河村,项目组在距其他打井队之前铩羽而归的废井旁,打出了一眼日出水量1200立方米的水井;在因萤石矿导致中心地区地下水氟含量严重超标的隆昌镇,项目组用了3年时间,通过物探手段排查氟大量聚集地层,凿出了水质达标的饮用水;在十三敖包镇洞山村,项目组打出了一眼出水量50立方米/小时的农灌井,使当地农牧民欢欣鼓舞,自发组织起来,创造了7天挖掘爬坡引水管道1200多米的奇迹;在索布嘎酒业村,项目组开展了多达22个点的物探,最终凿出了赤峰市的第一眼基岩井;在哈拉哈达白音坝村,项目组于2004年、2009年先后为该村打了两眼水井,使1100亩旱田变成了水浇地,农民收入由原来的每亩200元,一下子提高到800元以上……

 10年时光,匆匆而逝。项目组成员几乎踏遍了巴林左旗的每一寸土地,在当地成功凿成井70眼,解决了30万农牧民吃水难的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手把手传授技术,为当地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水利队伍,将爱和希望播种在民族兄弟的心里。至今,院里还悬挂着中共巴林左旗委员会、白音坝等村村民分别向该院赠送的“物探技术堪称一流 心系三农寄情草原”、“情系草原贫困人 真情实意送甘泉”等锦旗。地勘院还先后两次被评为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荣誉。

 北京延庆胡家营村是出了名的“黄板牙”村,由于该村饮用水氟含量严重超标,村民祖祖辈辈都是牙齿泛黄。地勘院在了解情况后,迅速为该村打出了优质水井,结束了该村村民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同样是延庆县的马蹄沟自然村,为北京市民政局孤、残儿童寄养村,全村常住人口共有200多人,村民只能依靠当地政府派水车一天两次送水解决饮水问题。该院义务承担了为该村找水的重任,免费打出了出水量达到15立方米/小时优质水井,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通水那天,村民载歌载舞。

 文明如阳光,照亮自己,更照亮他人。

 科技兴业  创新进取

 文明创建本身就是一项事业。对此,地勘院始终做到了“8个有”——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有方案、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而目标,不仅仅是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激发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营造出心齐气顺的创业氛围,更要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通过主动服务,让地质工作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采访中,记者认识了一个完全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江剑青年突击队,其中年纪最大的江剑在2011年挂帅时也只有36岁。“别看他们年纪轻,但却是我们院的产值大户和获奖大户——成立当年的产值就超过了2000万元,还多次获得地质科技奖和水务科技奖。”院长张勇连连称赞。

 “我们的特色就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宽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水文地质的专业优势。”据江剑介绍,近年来,突击队瞅准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时机,把开发应用浅层地温能作为一项重要业务积极推进。如今,他们完成的地源热泵工程类项目已达15项,建成了北京市多个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累计创造了近2亿元产值。同时,他们还受水利部委托承担了《水源热泵水资源论证关键技术研究》和《地源热泵取用地下水管理技术要求编制》等科研课题,成果得到专家和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

 “我们的口号是:把握最前沿技术,做好应用性创新!”江剑团队的几位年轻人异口同声。后来,记者才得知,现任地勘院水影响技术中心主任的江剑,今年还获得了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他带领的突击队集体获得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得益于文明在一个单位的生根发芽。

 地勘院党委书记张金塔告诉记者,地勘院在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仅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而且按照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强了年龄梯次配备,改善了专业知识结构。为了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院里每年都要投入30余万元用于职工继续教育、在职培训,至今已同吉林大学联合办学培养了20余名在职硕士研究生。这几年,在北京市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人才资助推荐工作中,院里有一大批青年技术人才榜上有名。2012年还成立了以院总工程师张志林命名的“张志林创新工作室”,全面带动“科技兴业”思想的扎实落地。

 人才代表的是科技,更是一个单位的竞争力。

 很快,记者就见到了总工程师张志林,听他讲起了几项科技专利诞生的故事。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傍晚,市里负责和平西桥5号线拆迁的工作人员请张志林一起商议地铁施工中降水井的布设方案,并说起地面建筑物太多、“拆迁真是个难题”。张志林忽然想起曾经与法国专家研讨过的一种占用施工场地较小的辐射井技术,就提议可以用这种技术从地下“穿过”密集的民居,将地面影响大大减少。没想到,第二天地铁建设公司的总工就派人带他们去画拆迁范围了。“这是我们将辐射井技术首次应用于地铁降水工程。为了保证施工万无一失,我们当时还冒着雨做实验,就怕技术工艺不过关。”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在北京城市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故事很多。从中,记者知道了他们在全国首创的降水回灌技术,能够把抽取的浅层地下水回灌到地下,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还知道了一种名叫气动潜孔锤的装备和技术,不仅适合于基岩,也能用于北京地区常见的松散地层的降水井施工,让长期困扰施工队伍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采访很短。看得出张志林是个大忙人,说话直来直去,讲述言简意赅,说完便站起身急匆匆地走了。一旁的张勇院长告诉记者,在地勘院,这样忙忙碌碌、与时间赛跑,就是职工们最平常的工作状态。

 敬业合作  拓源图强

 走进地勘院办公大楼的大厅,迎面是一块雅致而醒目的大屏,上书“敬业合作,拓源图强”8个镏金大字,而这,正是该院长期以来凝聚的企业精神,体现出一种融合地质行业“三光荣”传统和时代特色的独特文化。

 回首地勘院60年的发展历程,有辉煌,也有低谷。与全国许许多多地勘单位一样,他们也受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质工作萎靡不振的“冰冻”,也受过地勘单位属地化初期彷徨无奈的“炙烤”,但每一次,他们都在崭新的发展空间中闯出了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地勘院依靠对地下工程地下水控制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开拓岩土工程市场。副院长何运晏就是在这一领域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他自豪地说:“我们先后完成了北京地铁8条线路的降水工程、北京饭店二期基坑降水护坡及连续墙工程、中直机关小区CFG桩工程、国家大剧院降水工程、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桩基工程等建设项目近千个,合格率达100%。”

 进入新世纪,为保障城市环境地质安全,地勘院开始大规模进入城市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基础数据。近些年完成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监测和初步整治方案》项目,使北京市率先建成了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系统;参与实施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预测了北京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此外,他们还积极承担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选址地质环境调查、南水北调(北京段)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北京市地质灾害调研、北京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环境安全评估等上百个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为首都地质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两年地质工作尤其是找矿工作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持续下滑,加上北京市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地下水与地热开发开始严格控制,使得地勘院的水资源和地热勘查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新形势下地勘院又将如何继续“拓源图强”呢?

 对此,地勘院领导班子的思路非常清晰:城市供水安全、环境地质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地质工作的坚强支撑。当前,地勘院最需要转型调整的是产业结构,以前以施工为主的格局必须转变,一定要走智能型发展的道路,即针对城市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加大科研力度,争取成为北京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质智囊”。

 “如今,我们一方面将部分地热勘查开发等施工类业务向京外拓展,另一方面调配人才资源,加强了水文地质中心、水影响技术中心、工程地质勘察中心和环境地质研究所等相关科研团队,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看得出,张勇对地勘院的未来,信心十足:“我相信,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我更相信,我们的职工会更加用心、更加努力!”

 在地勘院,有一项运动是每一位职工都特别喜爱的,那就是已经成为该院传统文化项目、连续举办了31届的拔河比赛。在记者看来,文明也像那根被每一个人紧紧抓在手中的绳子,简简单单地,就将大伙儿的心和劲儿全都拴在了一起、拧在了一起。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