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初步建成

浏览次数:500  发布日期:2020-09-14  分类:综合信息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重要工作之一——“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建设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项目组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三维可视化技术搭建了雄安地质大数据中心,建立了雄安新区地下0~10000m三维地质框架模型及市民中心、容东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质岩性模型,实现了地上、地下全空间一体化展示。目前,该平台已经在“雄安云”上线运行,面向雄安新区行政部门提供地质数据和地质成果服务。

   据悉,“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建设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承担。主要目标任务是打造“透明雄安”数字平台,通过雄安新区地质大数据中心,汇聚物联网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实现地质信息共享和资源环境评价,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地热数值模拟计算图

    一是“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基本建成,新一代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建设理念基本实现。“透明雄安”数字平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大系统”(即地质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建设框架。基于该系统框架,建立了雄安地质大数据中心,实现了雄安新区全要素地质数据采集、管理、服务的集成。

    开发了三维可视化服务系统,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一张图”集成展示。该系统集成了多种三维数据,实现了地下空间开发、地下水管理、地热资源开发等地质业务与三维技术融合,形象展示了雄安新区各种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建立了地下空间、地质安全、工程地质等7个专题服务系统。依托“雄安云”,在线提供重要工程辅助选址、虚拟工程勘察、基础地质数据共享和服务等。建立了灵活的用户权限体系,为不同用户提供动态定制化功能和数据服务。

    二是提出了网络化的矢栅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支撑雄安新区“地下透明”。基于网络环境,采用后端大模型计算、前端轻客户端渲染的方式,在兼顾框架模型效率和属性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了矢栅一体化高精度模型的构建。

    建立了0~10000m三维地质框架模型,集成了工程地质层、含水层、热储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了雄安全区、容东片区、市民中心不同精度的网格属性模型;利用网格属性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砂土液化指数、桩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等工程地质数据。改进了高精度网格模型的建模流程和插值算法,提升了模型准确性。提供了在线化的三维展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了解雄安新区地层结构等。

    三是建立了平台服务协作机制,支撑雄安新区地下数字城市建设。联合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签订了联合共建雄安地质信息平台协议;支撑雄安规划建设局雄安数字规划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行动方案(地质组)》的编写等工作;从城市地质调查服务城市管理的角度,支撑了雄安数字规划平台建设、三维数据交换插件开发和数据转换、数据汇交管理流程等工作;积极参与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地热开发相关规程研讨和编制,为雄安清洁能源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接雄安数字集团,实现了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在“雄安云”的上线部署试运行。

    四是编制了《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内容与结构(报批稿)》,规范行业内城市地质数据库建设。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安排下,项目组完成了《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内容与结构》的标准编制、修改和评审工作。该标准规定了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的数据内容、数据间的关联关系、要素类划分等内容,对于规范和指导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城市地质调查综合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和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及评价成果的共享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