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暨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浏览次数:627  发布日期:2024-02-29  分类:图片新闻;单位动态
  2月23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暨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全面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会的部署,系统总结2023年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和“第一跳”加速起步成效,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第二跳”提速措施,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会议指出,2023年全体干部职工在院(中心)党委领导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快速推进科学管理体系和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业务体系和项目结构、经费结构调整,深入开展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支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安全风险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与规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院2项牵头、2项参与的成果入选202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地质联合基金2项,牵头编制的1项国标、7项行标正式颁布实施,在局属单位考核中我院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均被评为优秀,殷跃平研究员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圆满完成“第一跳”的既定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当前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单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风险与挑战:思变求变思想不够解放,应变创新意识不足,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发展的魄力有待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涵盖组织、制度、人才、运行、监督、考核与奖惩等六个方面的依法民主的科学管理体系建设存在漏洞,某些资金项目密集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廉政风险隐患;主责主业有待进一步强化,四大业务板块发展不均衡,项目结构与资金结构还不够合理;团队建设整体偏弱,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足与梯队结构不合理并存,中青年领军人才后继乏力;信息化驱动作用还有很大差距,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尚未形成智慧化服务产品体系。会议对2024年工作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全院将坚持地质调查“三性”基本定位,紧紧围绕局党组“三步走、三级跳”战略部署和“第二跳”总体安排,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以“根-干-枝叶”优化设置与“三定”规定修编为抓手,加快推进业务体系优化调整,继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依法民主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不断破解发展道路上的难题,夯实单位发展基础。二是开展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服务,牵头全流程科技支撑监测预警实验2024年度1万处建设任务,完善建设与运行国家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网,全力做好年度地质灾害防御管理技术支撑与服务。三是牵头开展年度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高质量运行维护国家地下水监测网,推进二期工程立项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地面沉降防治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四是牵头开展生态地质国情调查,编制2024年度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和我国生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支撑全国陆域生态状况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建设。五是支撑编制发布《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支撑完善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继续牵头开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六是建实建强6个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完善建设各业务领域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加强各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地质环境观测、监测、探测“三测”能力,建设完善重大业务成果产品体系。


  会议还听取了院(中心)工会工作报告,全体职工代表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对工作报告、工会报告、职工提案等内容,进行了分组讨论。环境监测院(技术指导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附件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