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宫莉 2024-03-08 09:25

浏览次数:259  发布日期:2024-03-08  分类:综合信息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金双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如何更好育才用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从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等方面来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这对培养造就新时代应急管理人才,提升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将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整个应急管理产业链人才缺口高达上千万人,特别是近几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加剧了社会不同领域对于应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而推动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起。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大部分高校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应急管理人才却呈现出与现实需要极不相称的缺位缺额。

“据统计,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仅1/3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28.3%、16.3%、6.1%;全国范围内安全监管、安全服务、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缺口较大,应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不能满足需求。”金双根说,实践中,遇到大震、巨灾及大规模疫情,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往往只经过简单培训便投入防救灾工作,基层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最大短板。

“要做到风险及时预警、隐患准确识别、危机有效管理,须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才作支撑保障,来提高应急管理专技人员、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等应急队伍业务能力。”金双根建议,要加强交叉学科体系建设,打通顽固性堵点。应急管理专业作为交叉性强、融合性高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需要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敢于取舍凝练出凸显学科标杆的二级学科,推动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增设硕士及博士点,形成独立的、坚固的学科教育堡垒。要加强一专多能优化培养,塑造复合型人才。首先,明确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标准与专业培养方案,统一知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注重学科应用性特征,大力开展案例式教学,加强政企部门合作,形成不同行业下多模式应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其次,系统制定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探索开展跨专业的应用型硕士、双学士培养方式,搭建国际化贯通式联合培养新平台,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培养造就高质量应急队伍,既要坚持内外兼修,又要建立‘学习-工作’双线并行机制。”金双根认为,一方面,加大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师资提升的培训力度,加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可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政企专家作为高校应急管理教育专业教师的重要补充力量。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渠道整合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探索不同院系联合聘任教师制度,为跨学科研究的教师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实体交叉体系的完善。与此同时,要动员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协同参与,突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壁垒,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其中,政府可针对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专业学位培养、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参与等工作机制。非政府组织要充分发挥应急志愿者、红十字会、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协同参与优势。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还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立‘基层-高校’双向联动机制。”金双根建议,要建立基层应急管理人才引进政策工具箱,完善保障与激励机制,增加岗位吸引力。高校应充分结合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加强“通用能力”和“岗位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定制化培养。其中,对于通用能力培养,应区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完善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实践等环节。对于岗位专业能力培养,要促进“政-校-企”多方联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对当前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金双根也十分关注。他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型升级,基础科学是“根”,特别是0到1原创性研究,一旦有了新成果,有可能是极具突破性的、颠覆性的。但基础研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如科学大楼地下部分,看不见,有的花毕生精力,有的不一定有进展,不能立竿见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相比于创新型发达国家平均15%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逐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

“发展基础研究不仅增加投入,还要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和激励政策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创新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让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又有价值成就感。同时,优化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引导和鼓励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围绕产业基础科学和痛点机理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根据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开展基础和机理科学创新研究,从而对症下药,提升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金双根建议,要降低竞争性经费比重,加大优秀人才和团队稳定经费支持力度,让优秀科研人员更好地专注基础原创性研究,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同时,还要持续加大对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和持续支持,更好培养年轻人才,特别是关注和重视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不断壮大基础研究队伍,营造良好氛围。许多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们可能七八十岁才拿奖,但真正出成果时也就三四十岁。另外,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世界级研究平台,产出更多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