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壤中的“化学密码” 宫莉 2024-04-08 09:03

浏览次数:158  发布日期:2024-04-10  分类:综合信息
——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富硒土壤调查工作侧记

正值春耕时节,在江西省余干县广袤的田野里,人们正忙碌着整地、插秧,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正徐徐铺展开。

稻田边,一块写着“余干县瑞洪镇-石口镇富硒土地”的蓝色立牌十分醒目。在这里,94677.74亩富硒土地,使该县瑞洪镇、石口镇、大塘乡、三塘乡等多个乡镇的土地焕发出新“硒”望。

野外地质剖面调查

(一)

这些富硒土地的发现,源自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开展的一个农业地质调查项目。

2019年10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部署了“江西省余干-鄱阳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项目由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实施,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具体承担。

在接下来的3年里,项目组在余干县全域及鄱阳县乐丰镇、双港镇、莲湖乡3个乡镇集中开展了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调查土地面积达2609平方千米。通过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人员查明了区内影响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布情况。同时,项目组还结合工作区土地利用情况,提交了特色、绿色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建议,开展了土地环境质量评价与等级区划等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质量管理与保护、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提升优质耕地利用价值等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农业地质又被称作寻找土壤中的‘化学密码’。3年来,为了开展好该项目,我们系统采集了0-20厘米的耕作层土壤样品,以及18798件各类农产品,包括水稻、芝麻、芡实、辣椒、油茶等。”采访中,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生态中心副主任周强强告诉记者。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项目组有了新进展和新成果——发现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富硒家禽等。不仅如此,项目组还首次在该区域内系统发现十余种天然富硒淡水鱼产品。最终,项目组成功划定余干县石口镇、瑞洪镇、大塘乡、三塘乡、农垦集团、康山垦殖场等多个天然富硒地块。

2021年11月,项目组提交的重点调查区《余干县“田园鄱阳综合体”富硒土壤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是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原创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成果领先水平,在富硒土地调查成果应用于田园综合体建设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10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该项目成果报告进行评审,最终项目以92分的好成绩获评优秀级。由于该项目成果突出,2023年6月,项目成果获得江西省地质学会颁发的“首届地质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同年9月,中国地质学会认证余干县田园鄱阳湖综合体地块为“天然富硒土地”。

(二)

通过努力,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研究人员系统获取到工作区域内表层土壤、根系土壤、底泥、灌溉水、农作物、水产品等多介质、多指标参数的高精度高质量数据达34.2万个,编制了17种元素和指标的地球化学图和评价图,为余干县、鄱阳县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学科学基础数据。同时,项目组发现余干-鄱阳地区富硒富锌“双富”土壤资源丰富,面积达479.4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8.38%。为此,项目组圈定20处富硒富锌土壤,建议进行优先开发利用。

不仅如此,项目还在理论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多项不俗成绩。

“调查中,我们在余干县境内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世双桥山群的横涌组、计林组、安乐林组等变质岩成土母质区圈定大面积富硒土壤;突破了前人认为富硒土壤多来源于晚古生代黑色岩系的传统认识,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变质岩有关,进而丰富了富硒土壤成因类型,拓展了寻找富硒土壤的新思路。同时,我们还首次在鄱阳湖区系统发现天然富硒淡水鱼产品,提出水产品硒含量与富硒土壤+鱼习性食性密切关联的新认识。”周强强介绍,“此外,通过对工作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我们发现鄱阳湖湖沼沉积区农田土壤质量优良,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低且完全可控,这也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该地区存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片面认识。”

此次富硒土地的认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和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助推地方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据了解,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充分发挥农业地质深度赋能农业全产业链的作用,为余干县土地资源实现绿色生态高值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成果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走深走实。根据后续方案规划,通过建设功能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到2025年,当地以功能稻米种植为主的一产产值预计可达到约257亿元,同时辅以功能食品加工业、康养旅游业,再通过5-8年的精心培育,后续项目将辐射带动环鄱阳湖地区打造千亿级富硒功能农业产业集群。2023年3月17日,上饶市余干-鄱阳富硒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移交仪式在余干县举行。据悉,项目成果移交后,余干县主要领导便迅速带队前往湖北省恩施市调研学习富硒产业发展经验,并将其作为余干县今年的重点工作,推动地方特色富硒产业发展。2023年8月,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与余干县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紧密围绕余干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在富硒锌土地资源调查及产业规划、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地质矿产勘查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余干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农业地质赋能,助力余干擦亮“富硒”招牌。

(三)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江西省十八古县之一的余干县,地质调查工作不仅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更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围绕该项目,研究人员还提出了“构建高价值农业生态循环链”的建议,即利用功能种子+功能肥料,生产高价值功能性农作物,并将功能作物的秸秆提供给畜禽,生产出功能性畜禽产品,随后再将畜禽粪便添加有益矿物元素后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实现闭环生产,资源全流程综合利用,进而助推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让土地既有生态的“含绿量”,又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在江西省地质局党组成员、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党委书记黄中敏看来,这正是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主动对接政府及相关部门需求,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体现。他表示,“作为江西省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领军团队,我院将不断优化公益地质服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担当作为。”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服务余干县富硒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为“硒”望的田野插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翅膀。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