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土壤中的化学密码浏览次数:142 发布日期:2006-04-27 分类:专业领域/农业地质 徐金广农业地质调查被称为寻找土壤中的化学密码。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的农业地质调查,从2002年浙江省首家正式开展以来,目前,已有四川、湖南、安徽、福建、吉林、山西、山东、重庆、江西、江苏、内蒙古、河南、河北、海南、辽宁、广东、黑龙江等18个省(区、市)先后加入。据了解,调查实行“覆盖中部农业生产区,重点安排东部经济区,优选西部农牧区”的方针,结合国家农业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和自然地理情况,东中部地区划分为“一带一区两域”。一带为沿海经济带,“一区”为东北经济区,“两域”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总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西部以农牧经济区为主的草原、盆地等,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总计260万平方公里。1986年至1991年,地质部门开始在河南郑州、浙江杭嘉湖平原进行地球化学调查试点。1996年以来,陆续开展萧山、安吉等地区农业地质调查,对农业种植基地土壤元素进行研究,为农业土壤质量评价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选取了三个城市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工作,查明6万平方公里面积的54种地球化学元素和指标分布状况。通过这些调查,发现我国的区域地球化学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害元素分布广泛,潜在危害极大;二是有益元素匮乏,普遍影响农作物品质。据介绍,农业地质调查是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为主要手段,针对农作物带赖以生长的地质环境开展的综合地质调查。通过测定土壤及浅层水中元素的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物)—人体的迁移转化循环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的科学评价。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54种地球化学元素和指标的分布状况,结合区域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第二层次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针对调查地区足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进行战略性评价;第三层次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针对优质特色农作物产区及特殊环境问题进行局部性评价;第四层次为总体综合评价,在区域和局部评价基础上,以地学为基础,融合农学、生态学、环保学、医学等开展农业地质环境总体综合评价,为政府各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有用信息。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但如何做好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这是一项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的工作,要作出一个权威的最终评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前景是振奋人心的。通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将形成省区、大流域和全国性地球化学图,将建立中国超大数据库部门,为生态学、环境学、农学、土壤学、生物学、医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平台。调查完成后,将形成我国大流域、大地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对国家土地环境质量进行生态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等;将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质量评估,保护国家土地资源的生态地球环境;将依据国家建立基本农田的要求,进行全国与省区、市县、乡镇土地资源生态地球化学评估,为大力发展安全、优质和高效的农业经济提供服务;将对影响土地质量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灾害进行防治对策研究,为土地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提供依据;将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预警体系,使土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纳入国家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准确、可量化的监测和预警。 (6-04103-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