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生态问题

浏览次数:544  发布日期:2005-04-12  分类:专业领域/农业地质
 谭文兵  董建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地不断转化为城市用地,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农地原来的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完全是人工建设的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矛盾和问题。首先,农地向城市流转的主要发生地段是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这里既是优质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也是城市与农村衔接过渡的生态缓冲区,对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而农地向城市流转的不可逆性、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难恢复性,影响到这些资源的长期可获得性。农地向城市流转不仅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权属的转移,而且意味着农地资源永久地从农业领域退出。另外,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原有的沼泽、湖泊以及水库等天然水体具有循环、蓄水和供水的功能,还常常是水生物和一些野生珍稀动物栖息繁育的理想场所。一旦这些水体消失,其特有的生态功能以及天然生物基因库也随之消失。此外,在农地向城市流转过程中,一些天然森林或成片林地、植被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严重破坏,不仅丧失了其原有的储水、防风、固土、降尘、调温、保湿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殃及其他地区。其次,农地向城市流转使农场更接近于城市工厂和其他企业,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部分郊区受到城市大气污染物、水、固体等废弃物的污染,使交错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市内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搬迁至城市外围或交错区,使过去以农地为主的交错区变成了高污染企业的藏污纳垢场所。在城区扩张过程中,由于植被的减少,缓冲带的剥离,城区及城市外围工业企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更容易通过气流扩散到交错区。此外,由于城市人工建筑设施密集,改变了地表的热交换特征,易出现“热岛”效应。尽管农地向城市流转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但大量农业生产要素流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科学评估农地的生态价值,对比农地流转的成本和效益,正确预测农地向城市流转对生态环境、资源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具体某一区域的农地是否应该流转、流转面积的大小以及城镇拓展方向作出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和布局流转农地的用途。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加大对生态重点地带(如山坡林地、河流等)的保护力度,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农地流转应严格限制。还可以探索制度创新,对环境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尽可能将农地向城市流转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最小化,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3244- GTZ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