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唱主角浏览次数:473 发布日期:2005-05-13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贺冰清 王永生循环经济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能合理、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源,节约资源,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完全可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担任主角。贯彻“3R”原则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型模式而言的,它带来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新模式。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再使用”,目的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是要求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与传统经济“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相对,以“3R”原则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展示出的特征是“对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根据循环经济操作的“3R”原则,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贯彻三个方面的理念:减量化使用资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资源供应的源头上控制其投放量;尽量实现资源的再使用,主要通过对资源实施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达到资源的多次使用;使资源再循环,主要是将资源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完毕产生的废弃物再生成新的资源。在三个层次展开循环经济的实施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最少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硬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在国土资源领域推行循环经济应该以企业作为切入点,尤其是矿山企业,要求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削减产生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在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以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而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国土资源部门与全社会一道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倡导和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三个领域着手在矿产资源领域,主要是力行综合勘探、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倡导使用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矿石的综合利用。在土地资源领域,主要是力行从严从紧供地,用地与“养地”的结合,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用地审批管理,减少土地供应量。通过“三集中”等措施实现土地供应量。通过“三集中”等措施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与集约。严禁破坏与损毁土地,减少各种灾害对土地的破坏。开展土地整理,对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进行治理与复垦等。在海洋资源领域,主要是力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逐步理顺我国海洋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立法,依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完善我国海域的综合管理。落实三项配套措施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循环型企业。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以关联地域和关联产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若干个大型矿业集团。历城市发展中,把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作为基本的政策导向,把节约土地资源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长期工作,长抓不懈。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依靠高新技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企业资源的内部循环,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资源产业体系。建立国土资源领域推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需要制定和修改有关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如在《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修改中,应明确有关资源集约利用和提高资源生产率、利和提高资源生产率、利用率的规定;加强资源核算,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鼓励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制定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等。(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5-4115- 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