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浏览次数:572  发布日期:2005-06-20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时政
 能源偏紧态势呼唤资源节约型社会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血液,92%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生产资料都依赖矿产资源的供给;土地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但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煤荒”、“油荒”、“电荒”先后向我们袭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10供给的只有24种,能够保证2010年供给的只有6种。此外,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原油、煤等能源矿产保有资源探明储量不同程度下降,资源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情况是趋明显。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我国能源“瓶颈”的原因,主要是目前不合理的资源消耗方式和资源利用效率过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而资源利用效率过于低下,使我国煤、电的单位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专家提醒说,按目前的增长率计算,我国到2040年的能源消费量将近现在全世界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我国粗放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又使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雪上加霜。2003年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分别增长了96.6%、92.9%、121.9%。这在经济方面或者在国内外来讲都是罕见的。某些行业及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引发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使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加剧。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对矿物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率降至最低(投入的原料仅有1/3转化为产品)、资源消耗量尤其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矿物消耗达到极限。因此,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资源管理模式来看,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就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近两年来,能源“瓶颈”成了摆在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道难题。2004年4月15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2006年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由此,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逐渐被人们研究、认识和接受,并被“瓶颈”问题的一个必由之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还处于相对空白或者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应研究和考虑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促进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必需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资源得不到持续的保障和供应,社会生产过程将无法完成。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要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实现资源的持续保障和供应,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的本质属性是资源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稀缺性)。有效性是指人类可以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价值或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性;有限性(稀缺性)是指人类对资源利用在质量、数量以及时间和这间范围的有限性(稀缺性)。笔者认为,资源的有效性、有限性(稀缺性)决定了人类应充分利用它的有效性,通过科技进步,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来改善它的有限性(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在资源与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人类自身(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此外,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落实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性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根本体现。从这个意上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和高资源消耗的粗放、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保证生产要素的供给、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和资源的稀缺性上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势在必行。资源节约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出路。(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5-5213-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