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在《财富》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建立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制度框架浏览次数:653 发布日期:2005-06-07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时政 记者刘晓星报道,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财富》论坛“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落实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整套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包括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循环经济战略并大力开发新能源技术、支持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潘岳首先坦承中国目前的环境现状,接着详细地列出了一系列表明中国环境问题严峻现状的数字。他说:我们有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V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在专题论坛中,这位让主持人连连称赞为“所见过最直率的中国官员”的国家环保总局高官,让在场的嘉宾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叫好,并得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美国外交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易明(Elizabeth Economy)的连声称赞。《经济日报》一位报道此次会议的记者说,几乎跑了所有的会场,这里的气氛是最活跃的,由于论坛采用对话原形式,一般只能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才能听到的掌声,在这个讨论会上竟然响起两次,其中一次是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坦承中国环境问题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由专业问题转变为政治问题,根源就是扭曲的发展观。中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战略性转折。”环境保护如何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潘岳一语道破“天机”,“我们今天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制度框架。”他说,第一项工作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今年3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主导下,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重庆和四川等10个省市已经开始了绿色GDP的核算试点。第二项工作是在浙江、四川、内蒙古等3个省区开始进行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试验。考核内容包括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和公众满意程度。第三项工作就是调整行政规划区域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根据不同地区内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总量来制订不同的发展目标与考核标准,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为此就必须靠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对于备受国外企业家关注的新能源问题,潘岳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开发新能源,并将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政策,推广循环经济和新能源。同时他指出,中国的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是仅凭政府财力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政府也必须同时调动起私营单位的积极性,引入市场多元化投资机制。长久以来,环保投入一直由政府财政拨款。专家计算,环保投入至少达到GDP的1.5%,中国的环境才能够有所改善;然而,中国的环保投入一直在GDP的0.5%左右徘徊,直到1999年才勉强达到1%。最近备受关注的“圆明园事件”,折射出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缺位所带来的无奈。对此,潘岳指出,我们必须提供法律与政治上的保障,来支持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这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更加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为了推进环境决策民主化进程,也为了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民主进行探索,今后对重大环境事务还要举办公开听证会。国家环保总局还在寻求通过立法程序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业务培训与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更专业地参与环境事务。 (5-5201-HJ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