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城市地质环境刻不容缓浏览次数:533 发布日期:2005-11-17 分类:专业领域/城市地质 郑 荣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水遭受污染,地灾隐患严重,矿山污染加剧,城市地质环境现状堪忧。四川省首批完成的绵阳、广元、宜宾、康定4个城市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报告,前不久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日前,记者就有关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采访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项目负责人鄢毅。鄢毅介绍说,自2004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地制裁问题日益凸显的现实,把四川、江西、海南等省列入了全国首批开展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的示范省。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将在近年内全部完成省内21座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从首批完成的4个城市和近期将完成的成都、攀枝花、德阳等第二批5个城市的调查情况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二是城市中的工程开挖,地下空间拓宽,造成原有平衡的自然斜坡推移,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和局部地面沉降;三是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并使矿区地质灾害不断加剧。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四川城市分布多、密度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不断下降。鄢毅说,调查发现,在绵阳市城区,南中中学、绢纺厂等一至二层建筑的墙与地板已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以广元为例,地下水源地从1989年的1处发展到现今的4处,日开采量达到4.8万立方米,加之地下水补给量的不断减少,已出现明显的地下水衰减现象。广元东坝水源地一钻孔单井的日涌水量已由原来的1987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800立方米,地下水位下降1.95米。地表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鄢毅说,城市中污水处理率低,达标率不高,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通过管道和衬砌明渠排入江河,直接污染地表水,并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遭受污染。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工矿企业曾达250个左右,年排放废水约2000万立方米,其中有约50%排放安昌河,40%排放涪江,10%排入芙蓉溪,使不少依河、依江而建的城市遭受水污染。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沱江、嘉陵江、岷江及沿岸城镇的污染还在扩大。广元在“三线”建设时,内迁厂矿较多,限于当时的情况,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厂址选择较为随意。广元建市后,新的城市建设规划虽作了局部调整,但对历史遗留的格局比较迁就,导致工业污染分散。在广元城区,部分未经处理或未达标的污水通过管道或衬砌明渠直接排入嘉陵江、南河,污染地表水;另一部分则通过衬砌的明渠渗入地下,导致地下含水层水质恶化。如今城区五家沟、回龙沟等甚至成了排污沟,还有江河沿岸的一些垃圾堆放场,经日晒雨淋,有毒有害成分进入江河并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据调查,目前分布在城市外围的炼铁废渣和建筑弃渣已达18万立方米,导致城市的某些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城市工程开挖埋下地灾隐患2005年2月,四川丹巴县城发生特大型滑坡,危及4600多人的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鄢毅介绍说,丹巴特定的地质条件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制裁灾害,而近年来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加剧了县城地质环境的恶化。处于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地带的康定县,在这次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中,已在城市规划区内查明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近几年城区范围内先后有19处发生地质灾害,其中滑坡10处、泥石流6处、崩塌3处。宜宾翠屏山是一个老滑坡体,由于在滑坡体前开挖修建铁路,在滑坡体上构筑建筑物,加大了滑坡体的下滑力,导致整个坡体不稳定,仅勘查治理费用就达上千万元。鄢毅认为,工程建设活动会改变城市环境地质状况,甚至造成严重破坏。开展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就是要尽快查明人类活动对城市地质环境的改变和影响,评价、预测城市建设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城市建设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环境背景,为制定保护政策,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矿山开采加剧地质灾害攀枝花是著名的矿业城市,其特点是全国唯一一个矿区和城市人居相连的城市。攀煤、攀矿等矿山企业集中在一个山沟,矿区地质灾害的不断加剧带来一系列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近年来攀枝花矿区因开采造成的大小滑坡、崩塌、泥石流不断增多,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呈加重趋势。攀钢石灰石矿在开采中曾发生多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共发生大小滑坡5次,其中1996年6月21日的滑坡量达200万立方米,使2800万立方米的优质石灰石矿无法开采,并对矿山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鄢毅说,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四川省已通过评审的4个城市和即将评审的5个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中,已根据不同城市的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当地政府提出了防治对策。如:对绵阳市已有的电子、轻纺、造纸、食品、化工、冶金等工业,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的建议;对康定县新发现的温泉和饮用矿泉水资源开展了评价工作,为地方旅游经济提供了技术服务。采访结束时,鄢毅不无感慨地说,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是地质科学服务社会的全亲领域,任重道远,刻不容缓。我们每个地质工作者都履行这一责无旁贷的义务,做好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 (5-11034-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