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地球科学文化浏览次数:520 发布日期:2005-11-30 分类:学术动态 李晓明人类改变全球环境的强大力量已经足以与地球圈层之间的作用力相比,然而,任何一种环境退化都将削弱文明基础。H·G·威尔斯在《世界史大纲》中甚至提出,未来人类文明面对的是“选择调整还是选择衰落”的严肃问题。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南亚地震接踵而来,一次次的飓风尚在肆虐,灾难频频光临的世界呼唤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响应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题记一、时机已经到来的文化地球科学文化不仅可以构筑善待地球、尊重地球的知识和智慧引导平台,引导人们探索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还可以启迪人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创新真正能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著名的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没有比时机已经到来的思想更为强大的力量。在最近召开的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上,记者感受到了对这一名言的诠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这次会议,吸引了近500人参加,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与会代表对于“地球科学文化”的热烈讨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地球科学文化不仅可以构筑善待地球、尊重地球的知识和智慧引导平台,引导人们探索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还可以启迪人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创新真正能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地球科学文化应该让大众欣赏和享受地质科学成就”。“展示地球科学的内涵和文化魅力最大的创新空间在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信息、动画、网络、影视等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地学文化的历史性登场。”热切的呼唤中,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生力量。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在大会上指出,地球科学文化目前还没有很广泛的影响,也始终未能受到与其重要地位与巨大功能相称的重视,因此必须要有一批专家主动站出来,从事“什么是当代先进的地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价值”的专题研究,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开发成为适于社会不同层面人群接受的、能进行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强调,人类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地质时期——人类世。同其他自然侵蚀营力比起来,人作为地球有史以来最具地质影响力的物种,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地球的面貌,人类依然必须在地质演化的规律下向前发展,因此,要认识到地质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发挥地球科学文化的作用。地球科学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地球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危机。与会学者提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需要人类按照科学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还必须实现全人类一致行动。倡导地球科学文化,正是建立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超越国界,贯穿地球各圈层的大背景之上,可以消除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的分歧,从而对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认识达到全体的统一。人类的生存以及生命本身的延续,都取决于保护一个运行良好的地球系统。“控制自然乃须遵从自然”,弗兰西斯·培根几个世纪前如是说——而这意味着要彻底理解自然的机制。由此,地球科学应该成为当今保持平衡、建立可持续发展世界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要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应当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地球和谐发展。这就是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上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也是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最终目的。二、理论构建初现端倪地球科学文化应该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依托,以启迪人类思想理念为对象,以优化人类行为决策为中枢,以创新一个有别于传统工业革命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为途径,以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意识形态。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张中伟是较早提出“地球科学文化”定义并大力倡导的人。张中伟认为,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艺术等形态。张中伟坦言,这一定义仍然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当中。在大会报告中,他进一步补充了其内涵:“地球科学文化应该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依托,以启迪人类思想理念为对象,以优化人类行为决策为中枢,以创新一个有别于传统工业革命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为途径,以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意识形态。”善待地球,尊重地球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张中伟强调,要树立“地球第一”的新的自然观。“地球第一”的原则是针对人类面临的全方位的困惑和“以人为本”提出来的,是对“以人为本”的原则的补充和发展。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只有在极大地尊重人类为本,走向未来。同时,还必须遵循维持地球平衡的原则;要从地球科学系统思维理念看待人类的崛起;要用地球科学的文化理念定位人类的生育观、生存观和发展观;要认识到资源有限性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循生态承受限度原理和生态承受范围原理;树立和自然共处的自然伦理观,树立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等。在张中伟理论构建的努力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向大众文化进军。地球科学文化融入大众文化的大趋势,在张中伟看来,是一幅极为诱人的文化图景。恐龙题材的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灾难题材的警世之作《后天》等等,让张中伟感受到了地球科学趣味和科学幻想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而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异常火爆,中国地质调查局鸟化石作为“文化使者”赴祖国宝岛台湾和日本成功展出,也让他看到了地球科学文化广阔的内涵拓展空间和诱人的魅力。显然,大众文化需要科学文化的注入,而地球科学文化的加盟,无疑会开拓大众文化的空间,丰富其文化景观,扩大其文化辐射,提升其文化产品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张中伟说,“地球科学要从科学家的头脑中解放出来,通过加工、制作,变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化产品,以文化的形式,以教育、休闲、娱乐的方式走进百姓的生活圈,化作百姓认识大自然,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精神财富。”三、多向度的科学文化内涵地球科学文化含蕴深广,其发展,必须要解决地球科学与文化所包含的许多如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地球科学文化含蕴非常深广。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华军认为,地质调查(科学)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叉与融合的结果,从调查到调查与服务、从资源到资源与环境并重,从传统地球科学向建立地球系统的新知识体系转变,是地质调查机构顺应历史文化背景变迁的必然。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所主任王安健看来,“资源是文化的一个函数”。中国需要付出多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才能实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王安健谈了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消费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当前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与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文化观念,也会对资源消费利用产生影响。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白屯阐述了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地壳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文明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地球系统的基本组成保障和维持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演进,与此同时,地球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于地球认识的深化,也同样离不开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当代地球科学正在发生深入的、整体性重新定位,满足人类文明未来持续发展的需求,其核心就是:关怀社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教授何起祥总结了近代地学革命的历史经验。他认为,近代板块构造理论带来地学的大变革,其中固有科学发展自身的历史必然性,但是,也不得不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科学自由的大环境也是孕育地学革命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的自由给了许多年轻人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发现海底磁异常条带,因而证明海底扩张理论的维纳当时不过是剑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何起祥呼吁,创造科学自由的环境,是发展科学的需要。地球科学文化的发展,必须要解决地球科学与文化所包含的许多如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在《联合国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中,这种新的地球伦理被描述为,支持个人和社会采取与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承认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关系并能敏感地对此关系作出反应。四、知识的传播也是生产力科学家应该和媒体联姻,共同打造地学文化传播的强势市场。要通过多元的跨文化市场行为,将其作为智力产业、文化产业去培育、去推动。对于大众和个体来说,为什么要接受地球科学文化?张中伟认为,从社会层面来讲,缺少地球科学文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进步。地球科学工作贯穿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缺少地球科学文化,在科学思想方面就会扭曲对当代科学发展图景的基本认识,就会导致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事物的是非曲直缺乏辨别能力,从而为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泛滥提供社会土壤。如果政府决策部门缺乏地球科学知识概念,往往会导致频繁的决策失误。人类的地球观,资源不可再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地质灾害意识,地质遗迹保护意识……这一切总和,构成了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科学部分,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力量。从人的成长层面,地球科学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对于个体的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地球科学文化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张中伟援引了最近的一则报道,由于超采地下水,长三角地面沉降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150亿元,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而随着地球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山体滑坡、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已经不必成为人们生活的威胁。然而,如果缺乏地球科学知识,把房屋盖在滑坡上,把铁路建设在断裂带上,把农作物种植在镉等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中,这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那么,谁是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的主体?张中伟认为,从发展的历程来说,地球科学文化在发展的初期是一项事业,老百姓心中对地球科学的认识还不到位,文化部门不懂,大多数科技人员不重视,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通过教育、科普以及大众媒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生态的培育,加强文化社会化渗透力度。这其中,要挖掘地球科学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必然少不了一批以研究、孵化、传播先进科学文化为专任的大众型知识分子。同样的问题,在《地质通报》执行主编刘志刚看来,在当前地球科学家还没有真正成为文化构建的主体时,科学家应该和媒体联姻,共同打造地学文化传播的强势市场。在要通过多元的跨文化市场行为,将其作为智力产业、文化产业去培育、去推动。“但是,这其中首先要明确的是:科学文化应该纳入到广义的科学研究中去。”刘志刚强调,“过去,科学文化传播和科学知识的创造时常是剥离的,致使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互动的关系。实际上,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均是整个科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王圣洁援引著名诗人爱略特的话,“信息迷失在数据中,知识迷失在信息中,而智慧迷失在知识中”,指出地质知识传播中面临的困惑。刘志刚说,地质工作成果社会共享所面临的问题,在于非常缺乏对信息表达的核心理念、科学方法以及符合传播模式的社会化表达方式的深入研究。科学与人文要沟通起来,这是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姚华军认为,经济社会也好,科技(知识)社会也罢,和谐社会的统一是关键性的要素,而唯一实现的方式就是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向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迈进。大概,这就是地球科学文化倡导者们的宏愿吧。 (5-11053-DKD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