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抚仙湖

浏览次数:560  发布日期:2008-03-27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遗迹和化石
橘子花开云南高原的群山环抱之中,湖泊众多,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泸沽湖、碧塔海都有很著名,可是我最喜欢抚仙湖。抚仙湖位于滇中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距省会昆明市区51公里,总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抚仙湖由于水深浪大,泥沙荡尽,水源又来自湖边、湖底的清泉和近旁星云湖之水,经过草海与河道的澄清后注入,因此水质清纯。整个湖面远看如明镜,近观似深井,透明度达6~8米。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可见抚仙湖的清澈透明,已历史久远。抚仙湖不仅水质清纯和水深、蓄水量大,而且湖光山色秀丽,人文景观荟萃。距澄江县城2公里的北岸湖滨,平缓的金色沙滩绵亘10余公里,沙粒细软,湖水明亮,是海浴和水上游乐的“南国北戴河”。从这里远眺湖西岸,但见波光粼粼中一柱尖峰拔地而起,像玉笋,又似尖刀,直指蓝天。此峰俗名尖山,被誉为“玉笋擎天”。从尖山后面绕至湖西岸,胜境颇多,有风平浪静、沙洲似锦的波息湾,古木苍翠的笔架山和陆充水上游乐园、度假村等。从陆充看尖山,已经不是先前的模样,“玉笋擎天”变成了“金钟耸峙”。从东西两面看都似“笔架”的笔架山,打陆充朝北望,又变成了“玉笋出土”,它与尖山相领邻构成了“金钟玉笋”的新景观。站在笔架山巅,俯视水中渔船游艇如织绵穿梭。山脚下曲径幽深,古木掩映,数股清泉,小桥清池,能见水底。沿湖南行,抵海门,这里就是有名的“界鱼石”的所在。山垭中一条长1公里、宽10余米的河道,连通着星云湖与抚仙湖。星云湖盛产大头鱼,抚仙湖盛产抗浪鱼。一湖水浅,一湖水深,两种鱼的生活习性不同。因此,当鱼游至河道中间的“界鱼石”皆折返,互不过界,成为一大奇观。与海门相望的湖中西南端,原来有两座小岛,中有石桥连接,远望就像两位仙人抚肩而立,“抚仙湖”因此得名。抚仙湖周围几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地质的不断变化,使这里沧海变成桑田。经地质、地震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是一条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分布带,被称为小江断裂带。它在云南境内全长400公里,呈南北向分布,抚仙湖就处在小江断裂带上,成为高原断层溶蚀湖。而在新石器时代,抚仙湖地带,就有人类生活过的遗迹。                                (2008.3.11,地质勘查导报,7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