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浏览次数:545  发布日期:2008-06-03  分类:综合
——访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子华  罗会江  金  光  周江陵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抗震救灾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任务。记者日前就抗震救灾工作采访了四川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子华。记者:请问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贵局采取了哪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张子华:5·12汶川大地震震级之高、波及之广、破坏之强为我国建国以来所罕见,给我局地勘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处于重灾区的几个地勘单位更是损失惨重。灾情发生后,虽然成都市区的通讯中断了,但局党委在第一时间就迅速做出了反应,当天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我担任指挥长。当天晚上,我与副局长刘云华、范崇荣深入受灾最严重的405地质队,看望了受灾的职工群众,协助解决了当晚受灾职工的住房、食品、饮用水等问题。第二天一大早,局党委成员又分片区深入各地勘单位了解灾情,解决实际问题。当天下午5点多,我们冒着余震不断、房屋摇晃的危险,对全局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并研究部署了下阶段的工作,成立了综合组、救灾物资组、地灾抢险组、安全保卫组、生活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形成了每天下午5点的情况汇总制、每天晚上局领导轮流值班制。可以说,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局抗震救灾工作就开始了全天候的有序运转。记者:大地震是对贵局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请问地矿职工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现如何?您觉得有必要在全省地勘单位进行一次演练吗?作为四川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你如何看待这次地震灾难?张子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面前,我局绝大多数职工都十分冷静,一些避险措施也是科学有效的。但也有个别同志乱了方寸,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不仅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而且很有必要来一次全局的应急演练。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很难准确预报,但地震发生了,我们要勇于面对。我们无法阻止灾难发生,但在灾难面前我们可以选择坚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大地震既是对我们领导力、执行力的考验,也是一场锻炼与培养。经过了这场大灾难,我们的凝聚力、我们的战斗力会进一步增强。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很好地传递了党的温暖、组织的温暖,干群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越是需要集体的力量,越是需要精诚团结、齐心协力,越是需要乐观主义的精神。这样的大灾大难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了。记者:请问四川地勘单位的抗震救灾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张子华:基于局党委以及各地勘单位党委的高度重视、组织有力以及兄弟单仕的大力支持,目前四川地矿局抗震救灾井然有序、进展顺利。由于加大了搜救工作的力度,很多失踪人员现在都有了下落,职工伤亡人数比我们事先预料的要少。短期内受灾职工的住宿、食品、饮用水都不存在任何问题,相对长久的一些举措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由于我局地勘单位房屋损毁严重,初步统计直接损失在1.5亿以上,灾后重建的压力较大。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还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扶持。记者:贵局在“服务社会,造福民众”方面成效显著,请问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们为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做了哪些事情?张子华:地质工作在抗震救灾中是大有可为的。我们的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出了遥感解译图幅,为抗震救灾的科学部署与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局6个单位已经组织了主要的技术力量深入重灾区,进行次生地质灾害的调查巡查,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除了对原来调查过的地灾点进行了梳理,对地震引发的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也进行了排查,一些报告已经及时提供给了相关部门,已经对重大的地灾进行了有效监测。在灾后重建中,更能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在农田水利建设、公路铁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我们更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深知,地震灾害之后的调查巡查以及灾后重建,可能比我们以前从事的任何一项工程都艰苦、都紧迫、都重大,但我相信四川地矿人一定能发扬“坚忍不拔、追求卓越、自信自强、永创一流”的精神,一定能给四川的父老乡亲,给四川省委省政府交一份圆满的答卷。(2008.5.22,中国矿业报,A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