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湿地保护修复有新对策浏览次数:581 发布日期:2008-10-31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科研人员已掌握不同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三江源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研究课题最近通过现场验收。这一课题研究掌握了不同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制定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有关专家介绍,三江源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研究课题于2007年2月启动。科研人员在三江源地区的隆宝、扎陵湖一鄂陵湖、星星海各建立了一个1000多亩的示范区。在这些示范区内,科研人员分别就人工增雨、围栏封育、引水灌溉、种群人工建植等各项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科研人员掌握了不同技术对湿地的牧草产量、生物量和土壤湿度的修复效果。人工增雨对增加湿地降水、湿地生物量和土壤湿度有明显效果;围栏封育可大幅提高牧草现存量,封育区牧草现存量为自由放牧区的4倍多;引水灌溉可以提高草场初级生产能力;种群人工建植证明三江源地区进化湿地植被恢复可以通过人工种植草地得到恢复,并明确了适宜退化湿地修复的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等物种。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高原湿地分布区、高原湿地是中国特有的湿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区和山间谷底以及湖群洼地。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发源地都分布有大面积的湖泊以及高原沼泽和沼泽草甸,成为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之一。(叶 超)(2008.10.16,中国国土资源报,3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