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灾区重建“扫雷”浏览次数:507 发布日期:2009-01-0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四川地质专家组成地灾排查队再进银杏沟为民除害金 光12月1日,大雾弥漫。一支由地质专家组成的地灾排查队进入四川绵竹重灾区清平乡银杏沟,进行地震次生灾害排查,为推进该地区灾后重建“扫雷”。由于地震损毁了银杏沟出入的交通要道,受灾群众转移大都依靠直升飞机进行。经过近半年的抢修,公路虽然恢复了,但由于担心地震次生灾害,很多村民不敢回自己的家,灾后重建更是无从谈起。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前往绵竹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得知此情况后,电话直接找到四川国土资源厅宋光齐厅长,责成国土资源厅迅速组织专家组进行地灾排查。宋厅长毫不犹豫地就把任务下达给在地震次生灾害排查中立了赫赫战功的四川省地矿局。12月1日,由四川地矿局副总工程师、水工环地质专家李前银,四川地质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水工环专家杨全忠以及文联勇博士、李东工师等组成的专家组,带着推进灾后重建的使命,紧急奔赴银杏沟地灾点。时隔3日后的12月4日,铁二院教授级高工蒋忠信、成都理工大学博导李天斌、赵其华再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科学排查。银杏沟处于四川东部地台区与西部地槽区过渡地带,即东部地台区与西部地槽区分界线的冰川—宝兴断裂带,西北部山区则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由于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地层较为齐全,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第四系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碎岩孔隙裂隙水和碳酸盐岩溶水。银杏沟细分为4条主沟:文家沟、跌水沟、罗家沟、走马岭沟,4条主沟内又各有多条支沟,几乎每天文沟都有泥石流发生。汶川5·12地震在文家沟上游诱发了一个巨型滑坡,沿沟飞泄直下的碎屑流掩埋了沟内的一个村庄,直接造成48人死亡。9月22日至24日,该地区又普降大暴雨,各支沟泥石流灾害愈演愈烈。走马岭沟内的涧槽沟、滴岩沟、青果沟、陈家槽沟,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泥石流,70多户270多人直接受到泥石流威胁,潜在经济损失在1.5亿元以上。一些三层高的别墅,泥石流直接掩埋到了二楼,有些别墅后面均泥石流堆积物高达五六十米,随时都可能呼啸而下。急啊!直接担任排查报告编写的文联勇和李东告诉记者,他们在山沟里马不停蹄地开展野外作业,四川国土资源厅也在风急火燎地催促他们早日提交报告,当地老百姓更是望眼欲穿。一生心血构筑起来的美好家园,因为次生地质灾害,有如地雷挡道,他们不敢贸然靠前,只能眼巴巴地远观。季东他们天一亮就出发,天黑了才赶回驻地,根本就顾不上休息,还要加班加点整理数据图件、分析汇总,常常忙碌到凌晨一两点。12月10日,他们终于拿出了方案,但方案送到杨全忠总工程师手上,还是被“无情”地打了回来,要求他们进一步补充完善。文联勇他们二话没说,再次驱车北上,重返银杏沟。“地震刚发生不久的大规模地灾排查,那是十万火急,但现在这次,似乎更急,但越是急,我们越要重视报告质量,绝不能让在何一种险情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掉。”杨全忠说到这次排查时,感慨万千。“两天之内,经过进一步完善的银杏沟地灾排查报告就可以提交省国土资源厅了。”12月16日深夜,杨全忠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记者,“地质专家‘排雷’,为灾后重建扫清了障碍。通过治理除险,明年春暖花开前,银杏沟的老百姓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幸福家园了。”(2008.12.25,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