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伤亡”是这样实现的 —— 太原避让“3·19”黄土坍塌地质灾害始末浏览次数:588 发布日期:2010-04-02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2010年3月19日上午11时50分至3月22日12时,山西阳曲县黄寨村水泉崖三巷地段发生的大型黄土坍塌地质灾害,造成13户65间房屋倒塌、掩埋。由于该县国土资源部门监测到位,及时疏散人员,实现了零伤亡。 坍塌发生,31户居民紧急撤离 3月11日,水泉涯三巷一户人家的房屋因为旁边黄土崖松软坍塌而倒塌。 3月18日下午,黄寨村巡查员发现水泉涯三巷北路有细微裂缝。黄寨镇政府、阳曲县国土资源局向周边50米内的居民发出预警,并通知31户居民撤离搬迁。 3月19日上午,黄寨国土资源所在排查水泉崖时,发现该处地质变形,要求负责该处监测的巡查员要密切注视,24小时观察动态。11时,黄寨村值班员韩玉仙和巡查人员白宽只和其他巡逻人员对水泉涯周边的情况再次巡视,发现地面裂缝进一步扩大。11时30分,当他们做完记录刚走出巷子,身后的黄土突然发生坍塌,坍塌处距离他们仅仅七八米远。 “滑坡了,快跑!” 白宽只顾不上多想,高声呼叫着。其他人员也分工明确,有的给村委会领导打电话汇报情况,有的挨家挨户喊话,要求周边居民不要带任何东西赶紧撤离。 据了解,此次黄土崩塌,共造成13户65余间房屋倒塌、掩埋,坍塌体宽约30米,长约28米,高约25米,体积约21万立方米。 及时处置,应急响应立即启动 2009年3月19日,太原全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会议正在召开。 中午12时,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张宝玉局长接到阳曲县国土资源局关于阳曲县水泉崖三巷发生黄土坍塌地质灾害的电话报告后,依据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方案,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分三个组开展工作。 第一组,应急救援组。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人员带队立即赶赴现场,指导阳曲县国土局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县政府,设置警戒带,设立警示标志,严守进入坍塌危险地段的7个入口,严禁人员进入。对危险区域内的居民实施强制避险搬迁。 第二组,应急调查组。由市国土局分管局长张占军带队,在两个时内组织省三勘院、省地质环境监测站、太原理工大教授等5名专家,赶到现场,进行现场应急调查,于当日下午19时完成调查报告,并提交阳曲县政府,指导避灾工作。 第三组,联络信息组。由市国土资源局专人负责联络上报有关灾情进展工作。在当日下午第一时间向市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做了电话和书面报告。同时,印发文件,对全市防治融雪期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安排。 在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阳曲县政府应急救援预案也几乎在同时启动。该县政府组织国土、公安、民政等部门及黄寨镇、社区办、黄寨村积极行动,根据《应急调查报告》开展了抢险救灾工作。 事发后,阳曲县县长薛东晓当即做出了救援安排,要求公安部门严守进入坍塌地段的7个入口,严禁人员进入,以免发生意外。阳曲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贺程告诉记者,事发后,该县已经对周边50米以内的居民采取了强制撤离措施。 落实责任,确保地灾零伤亡 3月19日上午成功避让黄土坍塌事故,是太原又一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的典范。 “防灾胜于救险。”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张宝玉局长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防治地质灾害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但防治地质灾害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确保零伤亡,一直是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的努力方向。” “我们的经验关键是认真,实实在在监测、逐一落实责任,提前预防。”太原市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张占军这样讲。记者了解到,2009年太原市就对全市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逐一排查,对查明的698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出698种不同的防灾预案。同时还采用发放明白卡、印制画册、设立警示牌等多种手段,向群众宣传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通过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巡查、检查不松懈,重点区域聘请检测员等方式,对隐患点进行排查;对防治不力的人员,严格追究其责任。2009年4月份,以市政府名义聘请的5位专家对全市防治地质灾害进行指导。 太原市政府还下拨了应急抢险资金,应急抢险队伍从去年的30人增加到50人,同时增加了设备、器材,配发给各县区。目前,太原市拥有1220余人的市县乡村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在太原各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义务监测员时刻进行隐患监测。 为了加强基层预防地质灾害的能力,去年6月18日,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组织200余名国土干部,请山西省内专家给他们进行培训。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处长乔清海介绍说,近年来,太原市每年都会组织两次培训。先由县、区来做培训,这些国土资源干部经过培训后上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带着问题来市里培训。经过两次培训,他们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独当一面,从而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 信息来源:1004020102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