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首次完成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浏览次数:658 发布日期:2011-08-11 分类:勘查 近日,从物化探所承担的“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项目成果报告会上获悉,项目组在沿海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农田、河流、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总结了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追踪了异常元素的成因来源和迁移途径,评价了其生态效应,这在沿海地区尚属首次。 “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 《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下属项目《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内容,科研人员经过5年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一、编制了沿海地区表层和深层土壤、近岸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图等系列图件,统计获得了系列地球化学参数。研究表明土壤元素区域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岩性特征的控制,城镇区具有明显的人为污染;系统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营养有益元素含量水平,圈出了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壤环境适宜区和富硒土壤区,为沿海经济带国土资源规划利用、基础地质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二、通过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作物及根系土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元素来源、迁移方式、存在形式、作物吸收富集规律,为农田生态系统评价、安全农产品发展、污染防治等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发现,土壤中铅同位素比值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存在区域大尺度的递变规律,提出了土壤铅是否有外源输入的同位素识别方法。 三、研究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机质、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质地对元素有效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土壤元素全量和理化指标的有效量计算模型,为农业生产、科学合理施肥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根据河流水体悬浮物、河水、底泥、河漫滩沉积柱采样分析资料,基本查明了我国重要入海河流下游河口、珠江水系元素迁移方式及输送通量,研究了陆源物质输送对浅海沉积物组成的影响,为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