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控制效果明显浏览次数:570 发布日期:2011-12-21 分类:地面沉降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控制效果明显 提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建议——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效果评价与研究获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 日前,江苏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完成的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效果评价与研究项目,获得了2011年江苏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 江苏苏锡常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众多,美丽繁华,是吴文化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工业快速崛起,用水量急增,地下水被过量开采,导致近8000平方公里地域出现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最大沉降量达3米,经济损失超过数千亿元。为了有效控制日益恶化的地质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江苏先后在这一地区围绕地面沉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形成机理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地面沉降地层结构三维可视化预警模型与覆盖全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面沉降时、空特征,用于指导控沉。提出调整地下水开采结构,限、禁采深层地下水,合理规划利用浅层地下水,从源头上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案。2000年,通过省人大立法在全区实施限、禁采地下水。 10多年来,苏、锡、常三市第Ⅱ承压水平均水位埋深由46m、58m、50m升至20m、44m、42m,大部分地区升幅10-30m。40m水位降落漏斗面积由近4000 Km2缩小至1200 Km2,基本实现了地下水水位全面回升的目标,地下水弹性储存量增加了约7.95亿方,平均每年增加8833万m3;地面沉降速率由禁采初期的以10-40mm/a为主(局部地区高达80-120mm/a),减缓至目前的以小于5mm/a为主。地面沉降年扩展面积由禁采前的250 Km2/a减小到80 Km2/a,禁采累计遏制了近900 Km2的地面沉降;已有地裂缝活动性明显减弱,未出现新的地裂缝。禁采对地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 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效果评价与研究项目在充分整理分析研究禁采前后地下水及地面沉降动态监测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补充调查、各类试验、地形变监测等,从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多个角度对地下水禁采成效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禁采措施入手,全面总结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运用趋势分析、MAP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禁采后地面沉降控制程度、地下水弹性储存量等地质环境变化规律进行定量研究。在深入分析苏锡常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背景、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建议。经计算,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7793万m3/a,其中沿江5793万m3/a,而目前年开采量不足700万方,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建议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沿江地区的第Ⅱ承压地下水、深部基岩裂隙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为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沿江带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极为丰富,具备建设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的条件。该调查成果已得到江阴市委、市政府采纳,目前已全面展开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工作。 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效果评价与研究项目,对江苏省乃至我国其它地区今后进一步做好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同时,有关禁采后地面沉降、地裂缝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区域内城市规划、基础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抗洪排涝、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