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地调局拟分“三步走...

浏览次数:199  发布日期:2012-06-05  分类:地质环境管理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5年)》解读     一份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众人的期待中“浮出水面”。 这份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文件近日已正式上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并以通知的形式正式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系统印发。 据该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25,主要阐明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未来10年~15年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业务发展重点与优先领域、队伍建设的战略布局与实施步骤。 “未来10年到15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关键时期,是国土资源系统落实新机制,全面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事关地质调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负责同志表示。填补“规划”缺失空白 自建局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取得的重大成果有目共睹。 12年来,该局围绕国土资源大调查与其他地质工作,先后组织制订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地质调查规划等一系列五年业务规划,在缓解我国资源瓶颈约束、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创新调查技术方法、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成效显著。 然而,多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没有专门制订综合性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主要通过业务工作规划带动和指导全局工作,如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1999~2010年)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实施方案》(2010~2012年)等。在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尤其是在业务和队伍的统筹发展方面缺乏整体性谋划,一直是该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努力克服的难题。 在2007年的一次务虚会上,该局对“建设什么样的地调局,怎样建设地调局”这两个关系全局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发展目标和“事业立局、业务兴局”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加强了地质调查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对地质调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建设、地质调查工作形势、地质调查需求与发展趋势、地质工作体制机制与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分析。 2011年,为深入贯彻《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好地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中国地调局党组决定,在全局系统开展“规划年”活动,并成立了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为组长的局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为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地调局系统内外组织了大量调研活动,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院士、专家、地调局老领导的意见和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5年)》经过各方努力终于形成正式稿。向“世界一流”迈进 可以说,《规划》的出台,说明地调局的工作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等事关地调局长远发展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上下已形成共识。 该局相关负责同志称:“《规划》将是一份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行动指南,是全面部署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依据。” 根据《规划》,未来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质调查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地质工作规律的地质调查工作新格局;构建“一个体系”,打造“三大平台”,实现“四个一流”,使中国地质调查局跨入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行列。 “一个体系”,即在“大地学”理念下,建立以地球系统为核心的新一代地学知识体系,地质工作领域多元化、服务信息化、发展全球化,形成公益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共同繁荣的局面。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求的具体体现。 打造“三大平台”,就是打造地质科技创新与支撑平台、地学信息采集与服务平台、地质勘查技术管理和培训平台。平台构建将为解决地质调查、矿产勘查重大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资源和环境重大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并能全面实现核心地质调查业务的全过程数字化信息采集,健全地质勘查技术标准规范,构建学科领域齐全的国家、行业、部、局级地质勘查规范标准体系。 而这必将推动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战略目标,即实现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成果、一流服务等“四个一流”。 何为“一流服务”?《规划》中这样解释: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丰富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可靠的地质资料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研究评价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通俗易懂的地学知识和信息……多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规划》中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从地质调查战略重点与布局、地质科技战略重点与布局、国际合作战略重点与布局、地学信息服务战略重点与布局、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装备与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任务。 记者看到,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规划》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建立国土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图件更新体系,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围绕重要矿集区、含油气盆地和重要经济区等,开展三维地质填图,揭示深部地质结构与物质组成、成矿与地质环境背景,为国土资源规划提供支撑。 《规划》要求,到2020年,预计累计完成全国85%以上的重点成矿区带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全面完成重点成矿区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的大比例尺航空磁测和重力调查,基本完成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预期提供60个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有利目标区、2000处非油气矿产找矿靶区,预期新增完成300座老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其中180座取得重要进展。 在地质科技和国际合作方面,《规划》提出,我国将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业务中心,全面支撑地质调查工作,实现地质大国向地质科技强国的转变;将深化地质学国际合作研究,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逐步成为国际地质调查合作与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地学组织机构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规划》指出,到2020年,预期累计完成50个业务学科中心建设,50个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8个~10个部实验室、3个~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累计完成4个~5个国际地学合作研究基地,形成中国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网络,建成地质资料书籍集群化服务体系。 在队伍人才和装备基地方面,《规划》表明,将以提高野外调查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布局为手段,以充实队伍规模、完善队伍体系为重点,建精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队伍体系,成为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的主力军;将合理规划基地布局,改善地质调查科研与办公环境,逐步实现地质技术装备现代化和基地智能化,为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规划》指出,到2020年,预期新增高端人才60人,高层次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140人,形成3~5个在优势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25个能够代表国家最高行业水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能够担当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才增加到9000人,培养造就一批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跻身国际一流的专家队伍。届时,预期人才队伍将由现在的7000人增加到16000人,人均装备经费预期由现在的30万元增加到60万元。实施“三步走”战略 规划与目标的提出,如何保障实施才是关键。 记者从该局了解到,他们拟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从而实现“世界一流”这一目标。 “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5年的努力,完善结构,夯实基础。队伍规模达到1.1万人,地质科学学科结构基本合理,队伍体系和管理体制基本完善,野外调查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与矿产资源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坚实基础支撑机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与地学信息服务机构。 第二步则是通过10年的努力,重点突破,快速崛起。队伍规模达到1.6万人,初步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大地学体系,野外调查能力一流,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彰显引领作用。地质调查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贯穿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学科特色优势明显,为资源、环境和重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为国家地质工作的引领者,进入世界先进的地质调查机构行列。 三是通过15年的努力,整体推进,全面提升。队伍规模与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大地学体系,推动资源管理从数量管理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系统管护的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地学支撑,推动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地质工作共同繁荣。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成为世界地质调查与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之一,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机构行列。 该局要求局机关各管理部门和局属各单位必须根据本规划制订地质调查专业发展与条件支撑的专题规划和各单位的发展规划。 记者了解到,与《规划》同时配套印发的还有关于队伍建设、业务中心发展、重点实验室发展、装备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7个支撑性规划,关于基础地质调查、油气资源调查评价、非油气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发展、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和地质调查信息化与资料服务等7个专业规划,以及27个局属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实施本规划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地质调查业务和队伍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地质调查工作的长效投入机制和法规保障制度,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和改革发展,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在采访中,该局相关负责同志一直强调。 其中,在推动构建地质调查长效投入机制方面,《规划》提出:争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保证以中央财政为主的经费投入能够适应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需要,较大幅度地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的基本支出保障。争取将地质调查工作经常性工作费用列入国家财政专门科目,建立以经常性投入为主体、以专项投入为补充的地质调查经费投入机制,实现地质调查投入稳步增长。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地方财政投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