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防灾进行到底浏览次数:639 发布日期:2013-01-28 分类:防灾减灾—国土资源部地灾应急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平谈镇雄滑坡灾害的启示 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1·11”山体滑坡灾后航拍影像图现场考察滑坡体 1 阅读提示:家中9名亲属死亡的高坡村村民赵明才追问:“今年的雨雪不算大,为什么往年没有发生山体滑坡?”其实,不仅是悲痛中的遇难者家属,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解释。滑坡等地质灾害都是有其发生发展规律的,或许,只有长期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的地质专家才更容易看清楚、说明白事情的真相。正因为如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刚刚从云南镇雄特大滑坡现场返回北京的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国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平。 启示一:滑坡灾害没有“安全期” 记者:云南镇雄“1·11”特大滑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会在汛期过后的冬季还能发生如此特大的滑坡灾害? 殷跃平:这个问题受到社会和当地群众的普遍关注。我认为应从滑坡的触发因素、地质灾害体特征和灾害的易发条件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降雨常常是触发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但是降雨还有多雨和久雨(雪)之分,所谓多雨通常就是暴雨,主要发生在每年汛期,成为地质灾害的高发因素。而在西南山区,特别是云、贵、川接壤的乌蒙山区,还具有高寒阴湿的特点,每年春节之前都有一段久雨(雪)过程。与汛期相比,这种久雨(雪)降水量不大,但是持续时间较长,有时甚至达一个月左右。它的最大特点是地表径流少,而是直接缓慢地入渗于坡体当中,成为触发这起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这个季节总体属于地质灾害低发期,但也造成了多起群死群伤的特大地质灾害,如在2004年12月3日,贵州纳雍发生的山体崩滑,就导致了44人死亡。 第二,就是我们对地质灾害的介质和变形过程的理解。传统上把地质灾害体视作一个“弹性体”,甚至“刚体”。据此,带来了“暴雨”期间会滑,而在“冬季”不滑的推论。这种观点把滑坡视为一个弹簧,暴雨相当于扰动了它一下,只要暴雨不超过它的极限临界值,它就不会滑动,雨后它又回弹恢复到原状,这是用“弹性理论”局限地解释滑坡体及变形失稳过程。但是,我们在现场看到,镇雄滑坡体主要由饱和水的泥土构成,夹有少量的块石,很显然,它并不是“弹性体”,而是“塑性体”,处于长期的“蠕变”“疲劳”状态,具有稳定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趋势。在暴雨期间不滑动并不等于其他时间就不滑动,暴雨将加剧其变形,并向临界点逼近,久雨(雪)甚至无雨也可能使灾害体趋近临界值而最终失稳。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累积和叠加的过程。民间常说人到“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食”,也是这一道理,一个走向衰弱的老人,不用剧烈的扰动,也可随时出现不幸。 第三,当地群众说在这里居住了60多年,都没有发生滑坡,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发生灾害呢?我认为这个提问说出了滑坡发生的随机不确定性,这就是地质灾害的风险问题。乌蒙山区是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都很高,以前不发生滑坡的山区沟谷地段,并不等于现在或者将来不发生滑坡,只要具有易发滑坡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就存在相当高的成灾风险。这就是我们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强调的不仅要采用原地复发的“周期性”,而且也要采用异地新生的“相似性”的原理。 2 阅读提示:“群测群防”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手段,多年来成功地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群测群防只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中的“毛细血管”,尽管作用重大,但并不能替代专业地质人员地灾调查、研究、治理的“主动脉”功能。如今,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正在大声疾呼:必须加速攻克地灾防治理论难题,加强相关技术装备的开发研究,建强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凸显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大作用。 启示二:地灾防治要强化科技手段 记者:据调查,云南镇雄“1·11”特大滑坡体只有20万立方米,为什么能造成如此大的灾难? 殷跃平:首先,灾害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滑坡体体积的大小。有时发生数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滑坡,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只有上万立方米的微小型滑坡体却造成了许多人遇难。如2001年重庆武隆“5·1”滑坡灾害,体积只有1.7万立方米,却摧毁了一栋9层高楼,造成了79人死亡的特大灾害。也就是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主要取决于受灾对象。这次滑坡的受灾群众恰恰居住在地势平缓、人口密度相对高的沟口地带,滑坡发生时来不及躲避和疏散,导致了如此惨痛的灾难。 第二,这里所说的20万立方米,指的是滑坡启动的物源体积。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分析等,可以明显看出,滑坡物源启动后,在快速运动过程中还对斜坡和沟谷的残坡积土层发生碰撞和铲刮,不但携带了大量岩土体和碎屑物,还产生了大量烟雾、灰尘和响声,这种高位滑动将具有“铲刮效应”,使滑坡堆积体增加到至少40万立方米,加剧了滑坡的危害性。 第三,这起滑坡与2010年发生在贵州关岭的“6·23”滑坡非常类似,是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滑坡沿途滑程长约900米,高差250多米,途中发生两次碰撞偏转。我们在灾害现场看到,物源区根本就不在防范的视线内,隐蔽性非常高,增加了防范和避险的难度。最近十多年来,虽然我们已经开展过多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调查,但主要还是针对房前屋后进行的,属于“视线内”的调查。查出隐患点后,就动员群众进行避险避灾。因此,近年来由“视线内”的滑坡引发的群死群伤特大灾害几乎没有了。这次镇雄滑坡灾害村庄的房前屋后就很稳定。 记者:那这样的高速远程滑坡地质灾害如何防范? 殷跃平:高速远程滑坡往往启动于千米之外的一级分水岭地带,而且还随坡随沟转了几道弯,属于“视线外”调查,这样仅采用原来的“群众报、专家核”的常规调查模式就不行了。必须按照地质工作方法,依靠科技进展,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高分辨遥感、雷达等空间技术和地面普查、轻型山地工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集镇和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调查,才能有效防范群死群伤地质灾害。 同时,在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知识培训上,应该改进原有的方式。第一,地质灾害培训不要仅限于简单的表面知识,特大灾害现场的案例普及就非常好,可以在电视媒体等经常播放。对于高速远程滑坡的防灾避险方法,要告诉村民在汛期暴雨来临时,不仅要做好自己房前屋后的巡查,而且在房屋选址建设前要规划好安全地带,特别是不能在几公里外的高山山前沟口选址建房。在汛期或久雨(雪)季节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山前山顶的巡查工作,必要时,对发现的隐患点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第二,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目前,只是对群众的培训工作比较重视,但像高速远程滑坡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等内容,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当务之急。第三,加强高速远程滑坡灾害的调查工作,要采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发达国家使用的激光雷达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和山地工程手段等,都要引进和借鉴。要开展15万比例尺的地灾详细调查和村庄集镇及周边地区的地灾详细调查,加强高速远程滑坡灾害的科普宣传工作,强化用科技手段做好我国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3 阅读提示:灾后,不少村民强烈表达了同一诉求——请政府进一步调查灾难,并用详细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解释说明。这些年,在各个领域,因信息不透明导致公共关系危机的事例很多,唯一解决的途径就是真诚和公开。如果,我们的“官方”总是三缄其口,那就不要埋怨公众和媒体为何要流传一些通过自行调查获得的甚至带有臆想色彩的信息,更不要质疑为何群众对“官方”与“专家”越来越不信任。请相信:“你将事实多快地呈现给公众和媒体,事情解决得就有多快。” 启示三:专家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及时发声的权利和义务 记者:据说当地一直有采煤活动,能否具体说说这些活动与本次特大滑坡是否存在关系? 殷跃平:镇雄是煤矿资源开采的山区大县,我们在现场专门调查了采煤与滑坡的关系这一问题。 在滑坡前缘西侧存在有多处上世纪60~70年代群众开采遗留下的小煤窑,但是,煤层厚度不大,一般小于2米,而且开采的煤硐顶板距滑坡滑床厚度大于200米,地面没有像常见的采矿型滑坡那样出现的变形、开裂、冒顶等迹象,因此,我们认为既往采煤活动不是触发本次滑坡的因素。现今开采的高坡煤矿矿区位于滑坡外围水平距离400多米,滑坡发生时,还有41人在井下作业,个别媒体说的瓦斯触发滑坡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否则,也应发生矿难了。同时,由于煤层厚度不大,仅1米至2米,采用数公斤的小炸药量炮采,不会导致山体发生大的振动,煤层顶板距上部滑床的投影厚度达到200米以上,所以,我们通过现场调查认为,没有滑坡与现今煤矿直接相关的证据。 镇雄“1·11”滑坡在区域地质上为“煤系地层”,它在西南地区也比较普遍,下部为含煤的砂页岩,中部是碎裂状的砂页岩地层,顶部接近高陡坡地方是灰岩地层,形成了上陡下缓的“靴状”地形。这类地形的成灾模式常常是以顶部灰岩地层出现崩塌的远距离滑坡为主,也就是所说的高速远程崩滑灾害。但是,近年来,在中部砂页岩地层中,也发生了多起高速远程滑坡。因此,西南“煤系地层”应该成为地质灾害研究、调查、评价和防范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更应引起关注。 记者:镇雄特大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还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 殷跃平:镇雄“1·11”特大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央视在1月15日的“新闻1 1”节目中也专门讨论了灾害善后的“快”与“慢”问题。我认为,面对重大地质灾害,也应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加以重视。专业的信息沟通是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核心,应该遵循“三个告诉”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发出权威的声音,要公布所有的情况,而且要尽快。 第一,专业调查队伍应提供专业的调查情况,使其成为灾害发布信息的主渠道,如果专家了解的情况还不如当地老百姓多,也不如媒体了解的多,肯定不行,仅用抽象的几个词句机械地描述灾害成因也不行。 第二,专业调查队伍应提供调查中所掌握的全部情况,即使不完整,也要分阶段地提供所了解的全部情况,但不要在依据不充分的前提下急于下结论。 第三,专业调查队伍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地提供所了解的情况,而不要在“不利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再来被动地“辟谣”。 这次我们在灾害现场专门就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疑点问题,与当地村民和部分媒体进行了沟通,从专业上对各方面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科学解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们普及复杂地质灾害的减灾防治知识提供了经验。面对重大地质灾害问题,一定要发挥专家的知识特长,敢于、善于与大家一起开展充分讨论和交流,因为全社会目前对地质灾害都很关注,仅仅凭了解的简单知识,而对高速远程滑坡等复杂问题作一般性解答,会导致专家的公信力下降。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