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麒麟科创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纪实浏览次数:592 发布日期:2013-01-30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南京麒麟科创园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东侧麒麟科创园和东郊风景区范围内,风景秀丽。然而,近年来矿山开采形成的裸露边坡和矿山废弃地,不仅破坏了南京市东大门的自然景观,与周边绿树成荫的环境亦极不协调,矿山存在的多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更时时刻刻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美化矿区环境,中央财政启动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规模6.92亿元,预计分3年实施完成。近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编制完成南京麒麟科创园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并已进入施工阶段。由此,困扰南京人民多年的东大门地灾隐患、土壤沙化等地质环境问题有了根治的希望,伴着该项目的扎实开展,绿色、低碳、文明的美丽南京正逐步形成。 项目总设计师周清锋介绍说:“示范项目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管理思路的实践,将极大地改变南京市东大门的形象,修复东部生态廊道的生态功能,并在全国类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起到积极示范作用。”监督管理不再“绵软无力” 青龙山沿线矿山环境治理抛弃以往由上级财政出资,“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国土牵头、协同治理”,严格按照“先治理,先受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展工作。该示范工程的实施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管理机制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建立目标责任的考核机制。江宁区政府、麒麟科创园和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等三家单位签订责任状,实行首长负责制,纳入年度考核,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倒逼机制。 ——完善责、权、利的分配机制。理顺青龙山沿线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产权关系、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江宁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企业的责任、权力、利益的具体内容,出台相应的责任监督与利益保护措施,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青龙山沿线矿山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四结合”无缝对接城市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新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式的创新作了理论铺垫。 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一改以往矿山治理单一化的理念,提出了“四结合”的治理模式。即: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与复垦为耕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相结合,与特色建筑景观打造相结合,达到既恢复生态、优化环境,又盘活土地、创造效益的目的。 ——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山体复绿、环境恢复,实现生态平衡,提升矿区的人居、投资环境。 ——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规划条件,将治理后国有建设用地组织土地出让,将治理后集体建设用地用于民生工程,达到盘活存量土地、保障发展用地和平衡治理资金的目的。 ——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原矿山废弃地复垦为耕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置换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支持优质企业或项目落地。 ——与特色建筑景观项目打造相结合。结合矿山周边自然、人文资源,强化建筑景观项目构思与设计,打造一批地域风格浓郁、人文内涵丰富、经济效益良好的特色项目。引民资解了“短资金”之围 一位项目成员告诉记者,“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一直未获根治,资金缺乏是重要原因。” 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资金筹措摒弃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投入的思路,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土地为载体,吸引民间资金进入的矿山治理资金筹措的新模式。 示范项目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启动资金,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对治理后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国有矿山废弃地,优先纳入政府土地储备,治理后可单独出让的,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对于不够成单独出让条件的,经治理后,土地使用权可实行捆绑出让。此外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对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的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可根据废弃露采矿山区位、山体资源、废弃地利用方向,实行“谁治理,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并引入招标拍卖等市场机制。土地出让和招拍挂所得收益专款用于地质环境治理,多方位筹措地质环境治理经费。新技术树立了新标杆 根据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目前全省矿山边坡绿化层次单一(以草本为主)、视觉效果不佳(与周边自然山体融合度不高)的现状,青龙山沿线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在设计阶段,通过市场调研,提出采取“以木本植物为目标群落的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对受损坡面实施复绿工程。通过必要的人工干预对受损坡面形成生态防护,逐渐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同时采取以乡土木本植物的为目标群落的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使治理区边坡绿化与周边自然植被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将检验复绿工艺效果,并提升区内边坡绿化效果,对于其他地区进行矿山治理绿化工艺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项目负责人蒋波告诉记者,青龙山沿线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围绕“山体基本修复、地灾有效治理、宕底平整利用、坡面逐步绿化、环境显著改善”的要求开展工作,将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集约利用矿区废弃地,修复南京市东部生态廊道功能,同时废弃地的治理将有效增加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通过规划引导废弃地的开发利用,提高用地强度,探索矿区废弃地节约用地新途径,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更加有效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