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浚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纪实浏览次数:645 发布日期:2010-03-02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这里没有一点沉陷迹象!” “治理的最大成效是确保了居民饮用水安全!” …… 在大伾山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评审验收现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经实地检测后,对治理项目质量和效果给予了较高评价。 大伾山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紧邻浚县县城唯一供水水源地——浚县自来水厂,坐拥地形平坦、千里沃野的豫北平原,西边是平地突起的秀丽山峰——国家4A级风景区。 这里蕴藏石灰岩矿产资源。从上世纪40年代起,附近村民就到这里采挖石灰岩矿。零星开采、采富弃贫、无序开采,给采石场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最终形成了一个长约170米、宽约140米,最深处20多米,面积达34.73亩的废弃采石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采石场被列为禁采区。 在治理前,废弃的采石场内岩壁陡直,怪石嶙峋。仅有的一条进出通道,路窄坡陡,进进出出的采矿车辆曾发生了数不清的大小事故。随处堆放的废矿渣、生活垃圾,严重威胁着浚县自来水厂水源的安全。 采石场恶劣的地质环境,不仅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12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度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拨付财政经费220万元,对该项目区进行治理。项目由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具体承担。 2007年12月,地质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开展环境地质测量、地形测绘和地质勘查等工作,编写了《河南省浚县大伾山风景区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书》,提出了采用地质调查工程、拆除工程、填筑工程、植树工程等治理措施,对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2007年12月13日,鹤壁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浚县大伾山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书》的审查意见函,批准同意该项目治理方案。野外治理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在治理中,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成立项目部和工程监理部,逐步推进四项工程测量地质,平整土地,绿化环境。通过地质调查,完成了1∶500地形测量0.3平方公里,1∶2000专项环境地质调查3平方公里。针对废弃采石场周围成片和零星分布的民坟及养猪场问题,项目组人员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大力宣传政策,提高补偿标准,22座民坟全部迁移,占地2100平方米的养猪场也按时拆除。 处理堆放垃圾、保证城区供水安全,是治理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作。工程项目部和工程监理部按照设计要求,提出防渗处理技术堵截垃圾污染。该项工程采用清理坑底、铺设优质防渗膜、铺设土工布保护层、搬移垃圾、推平碾压、全方位包裹、盖土等七道工序,对废弃采石场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进行了防渗处理,处理采石场底部垃圾及表层腐殖质480立方米,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500平方米,一举解决了垃圾污染地下水源问题。 项目组在严把填筑质量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采取了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防止地面沉降和局部塌陷现象发生。施工中,特聘请浚县质检站抽检取样6组,水文一队实验室现场实验取样218组,均达到了合格要求。 2008年8月,废弃采石坑回填工程完成,共回填土石9.58万立方米,达到了预期效果。采石场平整后,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种植了当地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的树木679棵,明确专人管护,美化绿化环境。 该项目竣工后,共恢复土地42.96亩,比原计划增加了8.23亩。至2009年4月,治理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正日益显现。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