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建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浏览次数:510 发布日期:2018-10-15 分类:综合信息 北京市地勘局申请的《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日前得到北京市有关部门批准。为一探其究竟,本报记者来到具体承担监测网建设项目的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立项的初衷是什么? ——从地质环境角度为构建全市监测网络体系提供地质环境背景和土壤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等方面的基础数据支撑 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负责人黄勇,是主攻地球化学的高级工程师,曾经带领团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北京城市地质土壤调查与评价项目。 他告诉记者,北京市地勘局积极申报立项的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属于事业发展专项计划类项目中的保障民生类和城市管理服务类主持项目。项目工区范围为北京市平原区(含延庆盆地)和山区,面积约1.641万平方千米;监测网建设周期为2018年9月-2018年12月;监测运行周期自2019年开始,每年度一次。 北京市地勘局为什么要申报立项该项目? 黄勇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国家对土壤安全的重视程度。而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绿色转型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土壤环境问题。为此,北京市地勘局从积极履行监测职责的角度,在以往多期土壤环境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质量监测网,但监测精度和范围有限,监测密度还远远不能摸清北京不同地质单元的土壤地质环境背景状况。 因此,北京市地勘局建议立项开展覆盖全北京市的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在该局搭建的土壤地质环境质量监测网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精度,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为保障首都城市地质安全提供基础服务。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如何? ——土壤调查工作已证明地球化学理论可以应用于土壤监测工作,方法技术上已有充分的保证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吗? 听到这个问题,黄勇笑着说,我们现在掌握的地质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是一个与自然界地质体、大气、水等环境系统不断发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生态系统,并维持着地球表面生命的存在与不断发展的综合体。人类通过自身的生活需要,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主动地改变和塑造了自然环境,使如今的土壤生态环境更加人文化和社会化。地质环境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环境,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载体。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是以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土壤、作物、水等环境介质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土壤在自然与社会综合体中的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与迁移转化规律,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地质环境管理、保障城乡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土壤介质,可及时圈定已经存在或尚不为人所知的无机元素与有机污染物的异常区,通过实行有效的监测,掌握土壤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及时预测预警。以往的土壤调查工作已证明地球化学理论可以应用于土壤监测工作,这在方法技术上已有充分的保证。 本项工作还将对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及其地质背景、水和农作物开展调查监测与综合研究,并采用“3S”(GPS、RS、GIS)技术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强调研究程度的综合性、体现成果表达的直观性。 而且,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前身为北京市地质矿产局物化探队,拥有多年来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和地球化学勘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大批的技术人员。这些,可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可靠保障。 北京的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怎么测? ——通过对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点的建设和监测工作,研究和掌握土壤地质环境有益有害元素时空变化规律、异常来源及生态效应 黄勇接着向记者介绍,项目组将收集和更新与土壤环境相关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农业种植以及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了解全市重要工厂、水源地、农作物种植区与人类居住区的分布现状等基础资料;基于已有的区域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和重点地区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补充建设区域监测点900个,重点监测点320个,开展监测点所有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等工作;开展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实物样品资料库的建设工作,入库保存土壤样品3020件,完成监测网运行维护及监测网数据综合分析和信息管理工作;补充完善建设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获得土壤地质背景的初始参考值,掌握土壤元素的现状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索地质背景因素与人为活动对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研究重点地区土壤元素指标的异常成因、影响范围与程度及变化规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同时,项目会利用以往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调查数据及其成果,制定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实行二级监控,包括区域监测和重点监测,实行平面监测与立体监测相结合;通过开展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点的建设和监测工作,研究和掌握土壤地质环境有益有害元素时空变化规律、异常来源及生态效应。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成果能干啥?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土地资源、构建北京生态农业奠定基础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成果能起多大作用? 对于记者问出的这个问题,黄勇说,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是一项基础工作,包含了对农业土壤环境质量的定位监测,通过积累大量的实用性数据,了解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元素的变化规律、土壤肥力的发展状况等,从而为首都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决策服务,实现首都农业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管护。 首先,监测成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黄勇说,土壤元素高背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危害性,需要长时间的监测与研究。如昌平局部地区土壤具有高氟特征。土壤中的水溶性氟可被作物直接吸收,人类长期摄入就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等氟中毒地方病。北京市疾控中心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的氟地方病历史高发区主要就分布在昌平和延庆局部的土壤高氟区。监测成果和权威的调查资料相吻合,说明根据监测成果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行。 第二,监测成果可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以评价其是否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标准,是否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到质量控制。 比如,平谷平原区北侧及山前地带以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物为主,富集大量富钾火山岩,独特的地理特征适合大桃生长。但根据农业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局部地区有害元素超标。有害元素超标的原因与平谷北部山区金矿床的分布紧密联系。矿石中伴生有害物质如砷、镉、铅、锌、铜、铬等含量偏高,由于地势以及雨水冲刷的影响,重金属元素随河道逐渐向平原区迁移,使平谷北部山前部分土壤中有害成分超过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种植标准。这说明,土壤的成分是变化的,实时监测是必要的。 第三,监测成果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北京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用地不断扩张,基本农田的数量及质量和农产品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 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基本农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非常重要,应防止耕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耕地地力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耕地退化与污染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缓慢发展的过程,一旦出现污染,要彻底治理必须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基本农田区开展土壤地质环境监测,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农田环境质量状况,发现引起地力下降的原因,适时提出解决对策;另外一方面动态掌握土壤元素供肥潜力,可为农业部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第四,监测成果可为健康元素异常区的监测提供基础保障。北京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导致土壤组成的自然属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少数区域存在着因自然界中氟、硒等健康元素富集而导致的氟骨症和轻度硒中毒症,若缺少氟、硒等健康元素,也会增加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因此,监测土壤中健康元素分布状况,可以为区域百姓健康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第五,土壤地质环境监测可满足保障北京市水资源安全的需要。目前,北京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二者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项目组会选取以往的监测水源地保护区变化明显的典型元素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选取砷、镉、铅、锌、汞、氮、磷、有机质等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小值及最大值,分别探讨水源保护区不同期间的元素含量及分布变化情况,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另外,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作为北京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补充,可以为北京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有效夯实北京市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听完了监测项目负责人的解读,记者希望,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吧! ■相关链接 北京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即将上线 这个秋天,让北京百姓高兴的除了随手一拍都能成大片的蓝天白云,可能还有这样一个消息——北京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近日获北京市发改委批准。 这个平台将主要开发建设三个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对外服务系统、基础信息系统。而三系统又具体涵盖了包括“土壤详查数据采集”“土壤数据资源目录”“土壤污染防治外网门户”在内的13个子系统。不仅如此,平台还将建设土壤环境信息化数据库和相应软硬件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这个平台既能对内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又能对外提供数据查询服务,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规划国土、农业和地勘等部门土壤环境相关信息的共享互通。 外网门户和公共服务系统也在本次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内容中。这就意味着,平台建成后,企业可以在线办理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开发利用等审批业务,提高办事效率,市民能够及时了解本市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随时查询相关地块的土壤环境数据信息,做到“门儿清”。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