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浏览次数:491 发布日期:2014-01-08 分类:综合信息——盘点2013年的地质环境工作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覆盖所有的防治区和隐患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向标准化时代 ●百余家国家地质公园参加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内蒙古阿拉善、云南石林等30家国家地质公园获评“最美” ●面对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地面塌陷等种种地质环境问题,国土资源人在行动 2013年12月18日,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地质环境摆在与土地、矿产管理同样重要的位置,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地质矿产、地质环境”三头并进的总体布局,实现“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 这让我们看到,国家对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视已经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后,地质环境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将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随着大规模、泛地域的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冲击和扰动的程度不断增大,地质环境遭受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屡见不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以水工环地质为基础的地质环境工作已经显现出了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可以说,建设“美丽中国”,地质环境工作重任在肩。而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显得尤为突出。 灾难频发,科学应对 2013年的大门刚刚打开,灾难就降临在了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1月11日,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夺去了46人的生命。随后,各种灾难纷至沓来——芦山地震、汶川震区“7·9”山洪泥石流、岷县漳县地震、吉林松原地震、台风“海燕”……灾难发生后,地质技术人员总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为灾区群众排除隐患、寻找安全地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预警、应急机制和体制。 “以县为单元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重点提高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以及三峡库区、西南山区、西北黄土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的调查工作程度。通过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大隐患点和重点集镇周边地质灾害勘查,每年汛期前隐患排查和重要时段动态巡查等,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和威胁人员财产情况。”这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巡查排查工作明确的职责和任务。新近的一份《国土资源部通报》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了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以及西南山区、黄土地区等400多个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组织开展了三峡库区26个区(县)175米蓄水的巡库调查和5年高水位蓄水的地质灾害评估总结,完成了1万多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全国2032个城乡建设及相关规划、10万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15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补充完善了防灾预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坚持在每年汛期前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在区域性强降雨前后开展各隐患点和重要区域的巡查和复查,在汛期后再开展全面的隐患核查工作。 通过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目前已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覆盖所有的防治区和隐患点,基层防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1765个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已通过验收,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共有35万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坚守在27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上。在东南季风影响区、西南山区等地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基地11个,在三峡库区建立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建成了覆盖26个区县级的监测站网,对于可能产生变形造成危害的3255处崩塌滑坡和库岸实行了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监测。《全国各省(区、市)地质环境资金投入情况》表明,全国共有29个省、208个市、1179个县设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四川、贵州、广东、湖南、云南、安徽、重庆等地投入资金累计均超过5亿元,四川省最多达57.3亿元。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成立后,通过应急技术体系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和专业技术培训、应急技术演练,进一步指导各地提升应急技术业务能力,有力推进各地应急机构和技术队伍建设。目前,全国20个省份、161个市、99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6个省、171个市、42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机构。全国共有省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专家1771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人员4027人。 就在2013年进入尾声的时候,以动员部署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重点培训标准规范编制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系列标准规范编制培训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规范、有标准、有制度、有要求”的科学管理体系已经开始搭建。按计划,未来3年,要完成涉及10大类146项标准规范的编制发布和组织实施工作。有了科学的规范、标准和制度,相信我国的地灾防治工作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地质旅游,火热后的冷思考 2013年1月9日,在广东韶关举行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中国的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三家世界地质公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年一次的评估中,因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被给予了黄牌警告。这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动了十几年蒸蒸日上的地质旅游事业。 我国的地质旅游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人才缺乏、地质科普程度不够、重申报轻管理等问题,老牌世界地质公园被黄牌警告,就是问题暴露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哗然,更引起了诸多地质公园的重视。 “黄牌”事件后,三家地质公园对世界地质公园的这块牌子都看得更重了。庐山管理局用全新的思维设计科学普及标识和讲解系统,在生动性、互动性上大做文章,更新所有解说牌,制作新的地质导游图;张家界管理局从标识更新、科普教材的通俗化编印、环境教育项目开展、溶洞环境保护、加大培训等方面对地质公园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五大连池在加强整改的基础上,公园LOGO、五大连池吉祥物“火山宝宝”和“圣水宝宝”的设计思路以及2013年的地方传统节日——火山圣水节,都被加入进了丰富的地学元素。很明显,三家公园都在整改中获益,他们的目标是:不仅要在2014年的国际评估中达标,而且要以此为戒,做好公园建设发展的升级版。 2013年,这一领域同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的还有中国地质公园的首届“选美”。这项活动历时近半年,有百余家国家地质公园报名参加。最终,内蒙古阿拉善、云南石林等30家国家地质公园获评“中国最美地质公园”。也是在2013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又增添了两名中国成员——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和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在2013年地质旅游行业的大事中,还有《旅游地学大辞典》的面世。这部我国编纂出版的第一部旅游地学类辞典,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且别具特色。专家认为,从此旅游地学学科术语将渐趋规范,以此为标志,旅游地学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编织百姓生活安全网 2013年春节刚过,因为微博网友的爆料,“拯救家乡地下水”成为节后舆论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在随后的全国“两会”上,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地面塌陷等再度引起公众热议。无疑,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更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桎梏。实际上,针对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门一直在行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利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首轮调查评价工作。现在,已经完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下辽河平原等东部主要平原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正在实施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累计完成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77万平方公里,采集和分析地下水样品2万余组,获得了大量地下水水质和污染检测数据,为编制《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和《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依据。到2015年年底,基本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充分体现了有关土壤环境治理的“国家思路”:“到2015年,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显然,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加强监测监管,还要“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从1994年开始,地质科学工作者就对全国土壤 51个化学元素进行监测,1999年开始对中国东部农田区 54个化学元素进行填图,2008年又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对含 78 种元素的土壤 81 个化学指标进行探测。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重金属污染评估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进行了地壳全元素探测,并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为我国进行土壤污染的调查、监测及土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分级负责、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管理体系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省级地面沉降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建立。如今,通过这一举措,在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和地下水控采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苏锡常、沧州以及杭嘉湖等地区的地下水限采禁采、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控制研究等,都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 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保障安全、优质的生活环境,而这些都是地质环境工作的职责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地质环境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