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受伤的汶川

浏览次数:485  发布日期:2009-05-22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地质工作一年纪实        2008年5月12日,因为那场8级强地震,成为国殇日。但一年来,中华民族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让世人动容。因此,“5·12”更成了一个坚强的代表数字。在抗震救灾进程中,地质人始终以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方式,为民族坚强加分。  “因为我们是地质学家”     “因为我们是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在进行地震灾区情况报告时的这句话,是中国地质学家在灾难面前发自内心责任感和良知的庄严承诺,也回答了人们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是最早进入到强震震中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        2008年5月16日,董树文、吴珍汉、张岳桥、陈正乐、雷伟志、杨农、施炜、石菊松8位专家从北京出发,冒着平均每天100多次余震,从陕西辗转多天,进入震中地区考察、测量、分析、研究,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他们要从地质学家的视角,为数万死难者作出科学交待。        作为我国公益性地质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震发生当天,就着手部署用专业技术优势支持抗震救灾,连续组织系统内专家进行论证研究,在第四天就初步查明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发震机制。        随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又在北京组织了航遥解译、地质资料、现场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专业技术组,从不同角度为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持。各路专家来自全国各地质单位。而只要说抽调专家到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无论是地调局的直属队伍,还是已经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都表现出了高度一致:要人抽专业技术水平最高的、用设备调最新最好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各单位自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因垫资太多,中心所有干部职工在6月份只领取基本工资的情况下,仍坚持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就是在没有相应拨款的情况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个提供了灾区的航空遥感影像图件和解译报告,为国家科学、有效指挥灾区抗震救灾力量的调配、前进路线的确定,以及临时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当排除堰塞湖成为当务之急时,来自地调局水环中心、地科院水环所的18位勇士,不顾当地政府的劝阻,冒着感染疫情的危险毅然进入封锁区进行调查,带回了水利部门排除险情急需的翔实的现场资料。        类似的事还有许多。正如董树文所说的:“作为地质学家,尽管在灾难发生后没有人指责我们,但当自己穿行在灾区,心里仍感到阵阵痛楚。作为地质学家,面对世界性的难题,虽然我们不能提前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当面对地震还可能引发更多更大的地质灾害时,我们却有义务去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因为我们是地质学家。”    着眼现在,更关注未来        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延伸到抗震救灾第二阶段。国土资源部号召要举全系统之力开展灾民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的时候,主动请缨援助四川灾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工作的志愿者就达到了800多人,辽宁有色地质局在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请战的同时,就抽调全局最好的专家组建了队伍,同时还挤出资金购买了先进的装备;四川地矿局多家驻地就在重灾区的地质队,以大局为重,一方面生产自救,一方面派出优秀专家和队伍地投入到各应急地灾隐患点的调查中。直到现在,他们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还住在活动板房中。        在抗震救灾进行重建阶段,为了给灾区人民今后的生活找到更好的家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及时组织专家,分地球化学环境状况、地质安全性、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水资源状况、地质环境适宜性等五个方面,对灾区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成为四川省政府重建选址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怀着“让报告再准一些,灾区重建更安全一些”的信念,全国各地的地质队伍也分别派出自己的精兵强将,再次进入到灾区进行地质灾害的调查、治理、监理。河北省的地勘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共承担30个地灾的勘查与设计项目、34个地质灾害项目的监理任务……       在为抗震救灾提供基础资料、专业技术支持的过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发现,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因缺乏有效平台而难以提高利用效率。能不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一个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需要地质专业支持时,为专家综合研究提供多源数据在统一空间的集成、整合服务,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呢?按照这一思路,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门力量,依托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仅用一周时间就开发形成了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的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数据集成系统。这一系统在已有数据基础上,通过叠加不同的源数据或加注其他调查数据,即可快速形成专家、政府所需要的信息成果。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中国地质科学家以最快反应,提出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建议。这一项目自去年11月6日实施以来,利用科学钻探收集到的地质信息,开展了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钻探深度在目前已达到700多米,并取得了重大发现。        甘肃为了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在国土资源厅的组织下,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深入到重灾县开展调研,就灾后重建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制度化等问题,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广泛征求群众和相关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了初步成果,为今后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抗震救灾在反思中前进        抗震救灾、选址重建……这一年,地质人在灾区的脚步没有停过。繁重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地质人对地震的预报预警、救灾应急机制、重建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        思考一:地质工作前置,要从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道理,可是现实中总是被有意无意忽视,导致灾难发生扩大的例子,让在灾区实地展开工作的地质人痛心不已。        形成这种局面,有关人士认为,根本原因就是地质工作的前置意识还没有深入到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地质工作仍处于资金主导型阶段。从国家层面看,地质大调查专项一年的经费仅10亿元,就算将这些钱全部用于基础地质工作,平均每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也仅能分到100元多一点的地质工作费用。        思考二:对次生地质灾害应有更科学的定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我国知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殷跃平告诉记者,自然科学界是这样定义的: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岩爆、坑道突水,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殷跃平认为,对类似汶川这样的地质灾害,叫“地震地质灾害”更确切。他强调,这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不同的叫法会影响到救灾的应急操作。如果叫次生地质灾害,不同原因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会由不同部门负责,如地震引起的由地震部门负责,降水引进的灾害由气象部门负责,工程引起的灾害由建设部门负责。而应对这样大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需要高度一致的行动,需要一个明确的部门来统一负责,尤其是这样的灾害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思考三:地震地质研究预测预警研究必须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协同作战,才能有科学的成果。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并产生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从自然科学界对地震给出的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质体一直在运动。如要对地震进行预测,震后更有效率的展开抗震救灾工作,重建时做好震灾防治等等,都需要系统研究各地震活跃区地质体的内部运动状况。这就要求地质部门和地震部门在地震机理研究方面加强合作。其次,震后的抗震救灾、选址重建等工作,还得牵涉国土地质、地震、水利、建设民政等等部门。        因此,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吸取汶川特大地震中抗震救灾的经验教训,形成一种联动机制,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工作,那么,面对巨灾,我们就能实现救灾工作效率最大化,减小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5月20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