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发现古人类与哺乳动物群化石

浏览次数:494  发布日期:2016-07-20  分类:地质遗迹和化石
古人类化石。  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化石证据是探讨和解决现代人起源理论问题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课题组在新近出版的《人类学学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了该团队在贵州省毕节市发现的古人类及伴生哺乳动物群化石,为进一步论证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增添了新的证据。  化石产地是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乡麻窝口洞,位于黔川滇“鸡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三叠系石灰岩溶洞,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乡团结村村北,赤水河南岸山地高处。2008年12月,赵凌霞等人据团结乡书记谢品邦等人提供的线索,在麻窝口洞原生地层中首次发现猩猩、长臂猿、剑齿象、巨貘等多种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09年11月,在洞口试掘获得更多的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项目组对麻窝口洞进行了发掘,获得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3颗古人类牙齿。  据科研人员介绍,毕节麻窝口洞发现3颗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第一臼齿、左上犬齿和右上第二臼齿。这3颗人牙的尺寸大小,均位于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牙齿大小变异范围之下限,在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的变异范围内。在牙齿形态上,麻窝口洞古人类牙齿缺少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的原始特征,体现了更多的进步性,与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相似。因此,麻窝口洞古人类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或称“早期现代人”。 毕节麻窝口洞。  经2008年、2009年、2012年和2013年在麻窝口洞的4次野外工作,研究人员从原生堆积的砂质黏土层中(与人类化石同一层位),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初步鉴定包含8目20科43属53种,其中包含猩猩、长臂猿、猕猴等23种大哺乳动物。此外,还筛洗了小哺乳动物化石, 经初步鉴定共30个种,均是亚热带森林型动物。根据现生动物地理分布及栖息环境, 毕节麻窝口洞哺乳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的生态环境。  研究人员表示,毕节麻窝口洞动物群包含华南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常见主要成员,缺乏华南早更新世动物群的典型种类,代之以更新世中晚期动物群的常见种类,并且灵长类化石种类丰富。麻窝口动物群总体面貌显示了华南更新世中晚期的时代特征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与贵州及华南地区其他更新世动物群相比,麻窝口洞动物群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研究人员对麻窝口洞内埋藏人类牙齿和动物化石的砂质黏土层进行了光释光测年,初步的年代数据为距今11.2万~17.8万年,与动物群的时代特征相谐调。  研究人员表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化石及伴生动物群的发现为论证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增添了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或早期现代人)在贵州西部高原地区已经出现。目前贵州西部已经发现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普定穿洞、兴义猫猫洞等多个更新世中晚期的古人类和旧石器地点,是探索人类起源演化、哺乳动物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值得关注的区域。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