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见闻

浏览次数:621  发布日期:2016-08-23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上图为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区新貌  人们也许知道,里约奥运会活跃在羽毛球、蹦床、射击、水球等项目赛场上的我国运动员林丹、何雯娜、张靖婧、张婧,他们的家乡是福建省龙岩市。其实,重视体育、热爱运动正是龙岩市的传统。而今一个体育公园正在龙岩市加紧建设,市民体育健身又有了好去处。  但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座公园竟然是由废弃多年的矿区治理开发而成。8月1日,记者来到这个名为紫金山体育公园的项目区一探究竟。  前世矿山,今世公园  正值暑期,体育公园里分外热闹。临近大门的露天泳池,传来孩子们欢快的嬉戏声,闷热的感觉顿时被一池清凉驱散。旁边大型体育综合训练馆也是人来人往。  读大一的小吴,住在市区,趁着暑假,带表弟表妹来体育综合场馆打羽毛球。“最近我们常来,骑车10分钟吧。这里空气好,绿化好,配套设施齐全,游泳池、乒乓球、羽毛球都有。”对于公园建成前的状况,小吴和弟妹们并不清楚,包括年过50岁带孙子来游泳的一位阿姨,也不知道这里以前的模样。也难怪,这里作为一处荒芜破败、渣土成堆的废弃矿区,一直远远地疏离于市民的目光之外。“晚饭后,住在附近的居民就会来这里跑步、散步,只有他们最了解这里的过去,也更能切身体会到这里巨大的转变”,紫金山体育公园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杰说。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产煤市,龙岩煤炭产量和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紫金山就曾是当地有名的煤矿矿区,先后有虎中煤矿、虎坑山煤矿、盈源煤矿等有证矿山在这里集中开采,同时也伴随着众多无证小煤窑多年来的乱采滥挖。  “这儿的盗采煤洞最多时曾达到372个,采矿遗留的地下巷道、采空区错综复杂。体育公园项目开始建设前,煤矿资源已近乎采空,大部分山体受到严重破坏,废弃矿渣任意堆放,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也存在严重的地灾隐患”,站在项目区山顶的一处平地上,黄杰提起了矿山的“前世”。  如今,从项目区高处放眼望去,远处是青山环绕下清晰可见的龙岩城区,近处是崭新的体育健身场馆、建设中的楼房、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修剪齐整的大片绿地。黄杰指着脚下的土地说:“这个位置以前是山谷,陈年累月堆积尾矿废渣。遇到台风强降雨天气,会形成泥石流,经常冲毁山下农地,也威胁着村民安全。现在经过拦坝、填埋等工程治理,这里将成为一处绿化用地。”  目前,项目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开发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在施工现场,地上细碎的黑色矿渣依然可见。部分完成边坡支护工程的山坡,如盖着一块块绿色的绒毯,未完成治理的,扔挂着灰黑色的伤痕,对比十分强烈。“明年这个时候,肯定会比现在要好很多,我们努力把这个项目做成样板。”黄杰信心十足地说。 根据规划,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需治理土地面积3500余亩,再造用地3513亩,其中,室外体育运动场地、公园绿化和景观及道路用地2163亩,各类室内体育场馆、中小学幼儿园、酒店、住宅社区等建设用地1350亩,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未来,这里将是闽西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优美和谐的综合性体育公园。  其实,仅仅定位为一处公园,恐怕还不能概括这处重焕生机的土地。设计美观的楼盘,以及学校、医院、商业街、养老照护中心等完备的配套设施,正将这里打造成集运动、休闲、养生、居住、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居住社区。  一个美丽的体育公园拔地而起,矿山记忆深埋地下。“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建议,我们规划留下两个矿硐,改建为科普场馆,让居民和市民们了解和记住这块土地的前世和今生”,黄杰说。  取之于矿,用之于矿  把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变成一个体育公园、一片生态宜居新城区,在龙岩乃至福建省还是第一例。龙岩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添桂称之为“龙岩答卷”。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之路怎么走,龙岩有自己的答案:根据目前的方案设计,政府招商引资来的公司,承担紫金山废弃矿区土地的综合开发,即在生态恢复治理、地质灾害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土地一级开发,形成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并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上进行出让,进而充盈地方财政,使政府形成反哺废弃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取之于矿,用之于矿”,冯添桂说。  其实早在2010年初,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已经开始上马,但推进得并不顺利。一个偶然的契机,冯添桂参加了2013年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年会,期间实地考察了“布查德花园”。这处采伐殆尽的石灰石矿区之上建成的花园,让冯添桂对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模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不能止步于复绿。复绿后,再造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蕴含着可开发利用的潜力”,他的想法得到了龙岩市相关领导的认同和肯定,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的方案也在新的理念下不断优化。  项目在2013年进入高速推进期,当年政府新引资两家公司,一个曾从事过水泥生产,一个有着煤炭开采背景,都具备矿山地质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科学治理、控制成本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通过对项目区地质状况、煤矿巷道及采空区等情况的综合勘察研判,治理工作确定了“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方案,即区分不同地质区域的情况,采用回灌沙浆治理,或者混凝土或打桩等措施,分别形成可以安全利用的建设用地,以及绿化用地。  截至目前,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业主已先期自行筹资10 多亿元,对废弃矿山进行了生态恢复和地灾隐患治理,整理出土地面积1667亩,再造中央公园景观区1350亩,复绿改造边坡防护用地近500亩,湖泊蓄水面积达62亩。  更重要的是,整理再造的建设用地资源也实现了出让。2014年1月,项目区内首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用地类型为住宅用地,面积101.29亩,最终以220万元/亩的价格成交,为龙岩市政府创造土地产值超过2.2亿元。截至到今年4月,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已公开出让建设用地4次共计7宗,面积492余亩,土地成交价款超过10.7亿元。土地的成功出让,让龙岩市有信心也有能力推进紫金山废弃矿区治理分批推进、滚动开发。  与此同时,“政府引导”也在发挥着杠杆作用,拉动这片土地的极速增值:围绕打造龙岩中心城市交通网络,优先为紫金山项目打通隧道、建设环城道路,届时从市中心到这里只有4公里路程;为项目区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并实施统一管理,市重点小学、中学分校区,以及幼儿园即将正式入驻,打造“公办一站式教育园区”;三甲医院全科门诊也将落户项目区。  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业主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房地产商一起在公平的市场平台上,参与了项目区建设用地竞拍,成为园区内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企业之一。“虽然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中,但项目前景很乐观。目前已建成的多层现房已经售空,还有部分小高层户型在售”,黄杰介绍说,另外在政府的帮助和争取下,项目业主也获得了由国家发改委提供的2亿元低息银行贷款,“企业在矿山综合整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次探索,效应无限  目前,紫金山体育公园已经成为龙岩各种体育赛事主要举办地,累计接待市民200多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500多场次。位于公园中心地带的室内外健身中心已向社会开放,10公里山地自行车赛道也已建设完成。公园还建有户外露营基地和婚纱摄影基地,多渠道拓展项目区功能。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每年可接纳市民参观游玩12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  冯添桂概括说:“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让龙岩收获了三重效益,一是美化了城市环境;二是废地变成可利用的建设用地,项目落地不占耕地、不占指标,实现了节约用地;三是增加了地方财力。”  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建设,采取治理与修复并举的措施,对废弃矿山开展全面规划,创造性地利用矿山土地资源,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可以说既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矿山恢复治理的一次大胆尝试。龙岩市国土资源局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严谨务实的作风,“矿山恢复治理与项目区土地出让的整体运作机制,必须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我们的原则就是绝对不能突破政策底线。”冯添桂强调说。  如今,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的样本效应正在显现,龙岩市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思路也不断拓展。“龙岩市废旧矿山多,占地达10多万亩,恢复治理工作势在必行。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治理项目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尝试”,针对位置偏远的废弃矿山,龙岩市主要采取复绿工程,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治理面积70多万平方米。未来,中心城区周边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将成为重点,结合城市发展、旅游开发、城市绿化,龙岩市将探索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借鉴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经验,着力做好翠屏山龙岩洞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这个项目是把旅游开发和周边石灰石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结合在一起”。龙岩城得名于翠屏山上的龙岩洞,这里距离城中心只有10分钟车程。由于早期石灰石矿开采,周围山体破坏严重,崩塌灾害时有发生,地表和周边水土流失严重,龙岩洞中的摩崖石刻也大部分被损毁。“龙岩洞是龙岩的文脉所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它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对中心城市发展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冯添桂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引下,龙岩市找到了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结合点,共同助力,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前景越来越美好。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