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坪县通过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去“黑”增“绿”

浏览次数:556  发布日期:2018-04-20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图为果子山风貌。  雨后清晨,步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淡黄色的芒果花开成海,微风过处,花香四溢。置身花海,令人流连忘返。青青的山岗间小河在流淌,远处的村庄一片安详。果子山原本只是一片长满矛草的荒山,昔日的煤矸石堆集地,如今华丽变身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华坪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3年产煤高峰期,全县财政总收入70%以上源自煤炭产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华坪县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做去“黑”的减法、增“绿”的加法上使出全劲,闯出了一条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三转”新模式,昔日的煤山披绿衣、浊流变清溪,生态恢复治理给老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矿山转绿——“煤矿山”变“芒果山”  据了解,华坪县产煤区以前煤矸石堆积达6816余万吨,煤矿长期开采对矿区水源、房屋、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华坪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凌仁勇告诉记者,自全县大力开展“绿化华坪”行动以来,将矿山绿化纳入工程建设内容,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沙漠化治理等工程,以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矿山造林,全面推进矿山绿化。  同时,该县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四荒”土地的开发利用与芒果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农民规模化集中种植芒果,使得果子山名副其实,芒果树成为老百姓的“发财树”与“摇钱树”。  据悉,为做好矿山转绿“去黑”,华坪县从2016年起全面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技术改造项目、产能核增项目,全面停产整顿产能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关闭整合的煤矿目前有11个全面恢复生产,其余正在办理转型升级手续。  华坪县还把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市场需求相结合,鼓励农户在煤矿采区、煤矸石堆上种植芒果、核桃、花椒,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  另外,该县大力开展城市“还绿”、道路“强绿”、季节“驻绿”绿色惠民行动,推进城市绿地、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建设。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建设,城区绿化形成了以城市干道为骨架,公园、城市广场为重点、社区单位庭院绿化为补充、城郊及城市面山为衬托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全县建成区面积2.8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5.33%。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华坪县种植芒果19.2万亩、优质瓜菜4.68万亩、花椒16.5万亩,农户户均拥有果园17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66%,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2005年的2.23亿吨下降到2015年的0.94亿吨,下降58%。  “以前买来摩托车都不敢骑着上班,因为上路就等于‘吃煤灰’。现在好了,不仅煤灰没有了,空气质量也明显变好了。”华坪县居民杨明华的心声道出了当地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  矿企转行——“煤老板”变“果老板”  “煤炭工业打个‘喷嚏’,全县经济都会跟着‘感冒’,煤炭业对全县的经济贡献最大,但对全县生态环境影响也最大。”华坪县副县长周邦国直言不讳。  作为最大就业渠道,2014年煤炭企业提供了全县约30%的就业岗位。受煤炭市场萎缩影响,煤企生存发展陷入困局,全县煤矿近一半整合关闭,存活的煤企绝大部分亏损。怎么转、向哪转?如何走出“有规模扩张、无利润增长”“有转型魄力、无升级希望”的迷茫?当地党委、政府强化观念疏导、方向引导、产业指导、组织督导,众多“煤老板”变身“果老板”。  据周邦国介绍,华坪县除了拥有大量的煤矿资源,还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光热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种植芒果。为此,当地政府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鼓励农户广泛种植芒果,努力打造全国名优晚熟芒果基地。  矿主熊玉明2014年前经营煤矿,2015年6月在宏地村党总支支持下,成立华坪县萨萨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把煤矿里赚的钱用来发展生态产业,种植羊肚菌、花椒、核桃和驯养梅花鹿,年产值达850多万元,每年带动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我们不能再破坏生态,吃子孙的饭了。”干了26年煤矿的吴朝顺一次性卖掉华坪的3个煤矿和1个洗煤厂,转型发展芒果加工产业。现如今,他的芒果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解决了近百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另外,当地政府通过树典型、立标杆,煤企转型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截至2017年,全县有25家煤企转型,带动农村群众新增芒果、花椒等生态产业种植面积2.1万亩,带动就业3000人。291户注册的芒果公司和合作社中,17%由煤炭企业注册建立,投资超过10亿元。政府与汇源集团共同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华坪芒果特色小镇十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成功入选《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建成后将激活各类市场主体1000家以上,年综合产业增加值将达35亿元以上。  据了解,为鼓励农户种植芒果,华坪县整合项目、资金,把芒果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工程、扶贫攻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芒果推广种植、科技创新等,促进了全县芒果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有7.8万亩芒果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1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55万亩通过有机产品认证,1.74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有机率达17%。  矿工转岗——“采煤工”变“新果农”  华坪县煤炭产业行情较好时,全县矿区村平均4户就有1辆车在煤矿搞运输、5户就有1个人在煤矿务工。受煤炭市场变化影响,矿整合、井关闭、人分流,就业问题、社会问题、稳定问题压力激增。  当地党委、政府先后出台系列帮扶措施,切实提高转岗矿工投身生态产业的积极性,推动“采煤工”向“新果农”转变。引入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建立芒果专家工作站,在芒果核心区果子山率先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充分发挥“田间秀才”“土专家”“洋博士”的作用,让产业带头人当教员,果农不但能听能看,还能动手学,工作站累计培训1.56万人(次)。  “干有事业,富有出路”,这是众多转岗矿工的真实心声。  石龙坝镇德茂14组村民孙绍伦从2001年起从事小煤窑开采经营,2014年买了160亩荒山,全部种上芒果、杨梅。去年他的芒果销售达150余万元,杨梅收入60余万元。孙绍伦逢人就讲:“这些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农民田间学校送给我的。”  德茂社区党总支党员孙绍荃,2013 年前经营车队专门搞煤炭运输,煤炭停产整顿后,车队失去了货源,他也失去了收入来源。在社区党总支引导下,他申请了5万元“红色贷款”,就近利用矿山和草场资源发展芒果种植和牛羊养殖,现在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划布局,华坪县抓硬件、上项目,建平台、搭舞台,给政策、优服务。目前,全县收储土地1120亩,280亩已完成规划布局和用地划分报批,总投资3.89亿元的11个项目进园落地。  2017年,全县1.1万户芒果种植户鲜果销售收入达6.6亿元,户均收入5.8万元。全县4600多个煤炭运输驾驶员、4.6万多个煤矿相关从业人员丢下煤锹、拿起锄头种芒果,腰杆直了起来、腰包鼓了起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