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兰州的“后花园”

浏览次数:432  发布日期:2007-05-14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甘肃省冶力关省级地质公园探幽秦锦丽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向南驱车约180公里,便走进了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历经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造就了该区独特的雄、险、峻、幽、奇的地质地貌景观。这里山岳、峡谷、河流、湖泊、森林、草地等自然景观齐具,植被覆盖率极高,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优越,被誉为“陇上明珠”、“兰州后花园”。这里就是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地质公园的冶力关。2005年这里又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临潭冶力关地质公园包括冶海景区、赤壁幽谷景区、亲昵沟景区、小麦积景区、黄捻子景区、冶木峡景区和莲花山景区等地质遗迹保护区。以冶力关镇为核心区的297.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丰富多样的褶皱、断裂等构造地质遗迹、花岗岩峰林地貌、砂岩峰柱、峰林地貌、岩溶(喀斯特)地貌、自然灾害地貌、丹霞地貌、流水地貌、峡谷地貌景观以及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分布有序,对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环境生态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教学实习具有典型意义。海拔2600多米的天池冶海,是一个坐落于高山峡谷的天然湖泊。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山峦树木倒映水中,两岸青石崖与白石山相对矗立,山水云天浑然一体,景色十分壮丽。当地人说湖水终年清澈,不溢不涸,冬日湖面冻结,湖面平整光滑,呈现出山水人物,花草树木,农具家什等万千图象,形象逼真,蔚为奇观。专家考察研究认为,这是因距今250万年的第四纪早期新构造运动的大幅隆升和流水的强烈下切形成了深切的河谷,由于地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山体滑坡、崩塌,堵塞石门河而形成了滑坡堰塞湖。因此,冶海是研究地质灾害过程与现象的极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周边地质环境与岩溶作用有关的溶蚀洼地、岩溶泉等地貌景观,也是西北高原地区罕见的地质地貌遗迹。与此相关,还有许多极具观赏性的象形地貌景观,如望夫石、蟾蜍探路、企鹅观海等,与神湖祭坛、山腰佛塔等藏传佛教文化景观相互辉映,为冶海风光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在冶海北部库尾区,湖泊沉积而形成的草滩、沼泽,为研究湖泊的形成与古地理环境演化提供了依据,也是极富旅游开发特色的区域。在赤壁幽谷景区、亲昵沟景区、小麦积景区,看到的是由距今250万年至2400万年间红色碎屑岩经风化剥蚀、溶蚀、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这是该区地质遗迹的重要观赏景观。历经千万年构造运动、风雨侵蚀、溶蚀作用、流水切割以及重力崩塌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奇特地貌形态景观,造型千奇百怪,气象万千。众多观赏景点如三屏风、四屏风、金猴寻师、驼峰岭、双狮守门、观音伏蟒、石佛念经、龙盘虎踞、喇嘛洞、妖魔泉、镇关雄柱、风动石等,既富于人类想象,又凝聚了长期以来的地方文化沉淀。与南方丹霞地貌相比,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充分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奇特融合,富有地域特色,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不可多得的丹霞文化观赏区。与丹霞地貌景观风格不同的黄捻子景区,山形峻秀,环境幽雅,植被完好,空气清新。这是在距今3.6亿年至2.9亿年的石炭纪早期,碎屑岩及燕山早期侵入其间的花岗岩体构成的悬崖绝壁、奇峰异石、流泉飞瀑、林壑幽深,形成了高原罕见的山丘型森林旅游胜境。既有西北高原的雄浑壮观,又具江南名山的玲珑秀丽。砂岩层构成复杂多样的褶皱形态和断裂地貌景观,花岗岩经风化作用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球形风化景观及石柱、石峰地貌景观,为地质科学研究及教学提供了绝佳的路线和场所。另外,园内有云杉、冷杉、落叶松、华山松、红桦、铁桦等40多种名贵树种,有榛、沙棘、忍冬等60多种野生果树,还有妁兰、杜鹃、丁香等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四季林相多变,春季鲜花灿烂,夏季苍翠欲滴,秋季层林尽染,冬季林海雪原,与西北地区的黄土、荒漠景观反差极大。冶木峡景区是碳酸盐岩峡谷,岩溶作用与新构造运动、流水作用共同塑造了深峡幽谷。地势落差大,峡中巨石横卧,奇景林立。地缝景观集探险、科考价值于一身。溶洞、河流侧方侵蚀溶蚀形成的凹槽景观,如同地质、地理教科书的图解一样直观易懂,分布集币,科普价值显著。奇特的岩溶泉构成了喜泉飞瀑,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景,令人惊叹。莲花山景区海拔3578米,相对高度1300米。全山由裸露的石灰岩构成。顶峰酷似九瓣莲花,故被称为莲花山。山形奇特,四面危崖千仞,悬崖峭壁上生长着无数的苍松翠柏,远观四壁如削,近看苍松挺拔,在重岩叠嶂的簇拥中犹如出水芙蓉,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由于临潭县有汉、藏、回等多个民族群众聚居,长期以来政府每年在这里举行宗教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花儿会,吸引了甘肃周边地县及至青海、宁夏的群众来这里赴会、参观、游玩。回望静卧在蓝天白云下、清水绕山间的冶力关地质公园,我们期待着她光辉灿烂的明天。                       (2007.4.30,中国国土资源报,5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