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 —— 徐绍史赴陕西省丹凤县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侧记;“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 —— 徐绍史赴陕西省丹凤县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侧记

浏览次数:622  发布日期:2010-07-30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危害性强三大特点,极易造成重大损失。但竹林关镇的经验表明,只要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及时预警、组织得当、尽快撤离,就能够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7月29日,正在陕西省考察调研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对丹凤县竹林关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徐绍史在遭受特大暴雨和泥石流袭击的竹林关镇详细查看灾情,了解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慰问遇难的国土资源部门干部的家属。
谈起“7·23”特大暴雨,当地干部群众仍心有余悸。7月23日晚至次日,竹林关镇遭遇瞬时达330毫米的强降雨。百年一遇的雨洪诱发了严重泥石流灾害。泥沙裹着巨石倾泻而下,冲毁了镇政府所在地的大片房屋。尽管事发突然,但当地政府及时预警,在泥石流发生前数小时内快速组织撤离转移了5000多人,只有2人遇难,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徐绍史对这次地质灾害及时的预警预报、组织撤离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这次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效,与以往扎实的防灾基础建设是分不开的,与商洛市、丹凤县良好的防灾机制是分不开的。”
在镇政府所在地竹林关村,泥石流剧烈冲击造成的灾害赫然在目。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天,清淤工作正在展开,大街小巷仍然泥浆遍地,一片狼藉。尤其是在靠近泥石流沟口的地方,房倒屋塌、泥浆没膝,混杂着大块山石的泥沙掩埋了大片区域,现场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在查看灾情现场,徐绍史拉着村民李春新老人的手,关切地问:“家里人都安全吗?身体怎么样?房子、财产损失是不是很大?”
李春新老人伸出两个手指说:“我今年80(岁)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山洪,这么厉害的泥石流。多亏镇政府和村干部,他们一喊我们就转移,全家5口人都安全。”
徐绍史安慰他说:“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您放心,国土资源部门、省里、县里都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尽快让群众的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见到闻讯赶到的镇政府负责人,徐绍史说:“这么大灾害,而且发生在深夜,伤亡不算大,是一个奇迹。这说明你们组织得好、指挥得好,老百姓会记得你们、感谢你们。”
听说有一名国土资源部门的干部在这次抢险救灾中牺牲的事迹后,徐绍史专门前往镇政府临时安置点慰问这名遇难干部的家属。
洪灾发生当天,丹凤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干部刘建文正与同事在竹林关镇进行土地整理竣工项目的测量。当晚突发泥石流后,在带头摸黑探路突围过程中,刘建文不幸落水遇难,年仅40岁。谈起当时的情景,与刘建文一起突围的陈磊、刘鑫、何斌等3位同事不禁失声痛哭。
徐绍史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动情地说:“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们冲在第一线、坚守岗位,难能可贵。刘建文同志是个好同志、好党员,我们要牢牢铭记他的名字,向他学习,也要向你们学习。一定要振作起来,保重身体,跟当地群众一起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商洛市组织召开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徐绍史再三鼓励当地基层干部说,这次成功的预警避让,说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有了扎实的体制机制保障。务必要充分认识下一阶段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认清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律,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变化,为防大汛、抗大灾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徐绍史还前往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下赵塬村考察了空心村综合治理项目。
下午,徐绍史又赶往安康县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