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人才建设纪实

浏览次数:370  发布日期:2012-10-10  分类:综合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签署产学研协议。

学生在周口店进行野外实习。

金秋时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000余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正式融入地大(北京)大家庭。在这地学人才辈出的摇篮,他们将同新老地大校友一起,于10月20日迎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岁的生日。

60年的实践、积累、沉淀、升华……新时期,地大(北京)站在—个全新的起点上,励精图治、上下求索

6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走过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和振兴的曲折办学历程。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60年来,学校几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培养了大批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起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乃至今天的国家地质找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0年的励精图治,60年的上下求索,实践、积累、沉淀、升华……今天,历经60年的建设发展,地大(北京)又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而进行不懈地奋斗。

搭建特色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发展,拓展国际视野,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确立了“拓宽基础、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不断深入。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开展合作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坚持“联合、交叉、前沿、急需”的学科建设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梳理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类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品牌优势,带动一般学科发展,形成了各专业学科相互促进、整体跃升的良好局面。全面实施学科立校战略,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逐步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优势地学学科、地学延伸类学科和非地学学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

学科群历经十年发展,“十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地球动力学与全球事件、地球物质科学与岩矿新材料、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学信息、地学探测技术与地质工程、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工程等5个学科,“十一五”期间,学校承前启后,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重点建设学科包括生物地质与环境演变、岩石圈演化、成矿成藏系统及深部资源定量预测、地质工程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地壳及上地幔多尺度探测技术5个学科。2007年,学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同时具有地质理科和地质工科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此外,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

瞄准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学校制定了体系完整的指导方针——遵循“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启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着力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1年,学校共设置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等34个本科专业。在推动特色发展的同时,学校也注重全面可持续发展,2001年至2011年,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增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软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6个专业。直至2011年,学校专业架构基本完成,形成了地质学、地球化学等38个专业,其中包括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目前,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综合地质学等四门课程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业矿物与岩石、沉积学基础、钻石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等9门课程被列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工业矿物与岩石、微体古生物学教程等20门教程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

重视精英学生培育,学校设置了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工程硕士领域19个,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直至2011年,学校拥有10个学科门类、1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二级博士授权点,两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14省部级重点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重要指标连续获得突破,理科地质学基地班成效显著。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先后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合作。与国立莫斯科大学、国立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国立伊尔库茨克技术大学等大学实行“2十3”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赴海外学习。发挥学校专业特点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和模式,承办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国际培训,不断增强组织并举行大型国际学术活动的能力,大力支持学校高级人才广泛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排头兵。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并获多项专利,在国内外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真正做到了学知结合、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三练”教育活动,创新实践育人途径

重视实践教学一直是地大(北京)的优良传统和教学特色。近年来,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学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如今,学校的教学实习及产学研基地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产学研、跨国实习、国际联合培养全面开展,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强度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高。

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是学校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基地之一。周口店基地地质现象典型直观、内容齐全、难易适中且交通方便,学校1954年最先在此建立野外教学实习站,是以“弹丸之地历练地学精兵”。温家宝总理曾为这一实习基地题字“摇篮”,以赞扬该基地在为国家培养地质工作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而今,周口店实习基地仍然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加强实习区诸如岩石、地层、构造等基础地质科学研究的同时,直面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在灾害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领域,按专业不同拓宽了相关的教学路线。同时,依托该基地,学校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开展了以“练思想、练作风、练本领”为主要内容的“三练”教育活动。

练思想,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周口店实习基地每年要分两批培训1000名左右的大二学生。学校注重选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一线,实习采取小组制,老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还要承担他们思想引路人的角色,培养学生对地质工作的感情和作为地质人应有的胸怀。

练作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学校坚持把练作风作为野外实习的第一课。实习基地按照地质地貌特点设计了17条线路,每条线路平均20公里。

练本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着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首先是让名师带队。所有带队老师都是博士以上学历,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有的还是国内知名的学者。温总理当年的老师池际尚院士,就曾担任过实习队长。其次是实行小组教学。两个老师负责一个30多人的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6至7人。再其次是重视培养动手能力。在熟练使用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等地质工作“老三件”基础上,增加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等“新三件”的必修课。

现阶段,随着地球系统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及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学校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思想觉悟高,具创新意识,可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地学人才。为此,学校对周口店、北戴河等野外实习基地提出实践教学新目标:学习地质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投身西部,扎根基层,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60年来,广大毕业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秉承学校“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人民找大矿、找富矿,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今,学校“三光荣”教育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即“以投身西部为荣、以服务基层为荣、以创业成才为荣”的新“三光荣”教育,每年向支援西部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资金支持,积极鼓励毕业生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学校启动了一系列西部人才计划:相继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区地矿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推出西部高级人才计划,在每年的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中,遴选那些学习成绩好、品行端正、有志于服务西部的同学,采取“2十3”或“3十5”的培养模式。前者保留学籍先到西部服务2年,然后返回学校继续读研,毕业后鼓励回原单位工作;后者是先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直接读研,毕业后到用人单位至少服务5年。

多措并举显成效。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比例均在70%以上,到西部就业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学生乐于下基层,甘愿赴西部,已经成为学校的光荣传统。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60年来,学校名师荟萃,桃李芬芳,涌现出一大批地学大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60年来,学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名,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29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俄罗斯外籍院士,涌现出200余名省部级劳动模范,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1人。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勤于实践,以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工作态度,兼备良好素质与优良学风的人格魅力,深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好评,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多年“耕耘”结硕果。新老“三光荣”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大人投身我国的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在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和热血。60年来,地大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祖国的天涯海角、边疆大漠,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

附件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