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国土资源工作大有可为 ——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浏览次数:602  发布日期:2010-05-12  分类:综合
                就《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下发有着怎样的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具体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土资源系统在行动 记者:国土资源部出台这个《通知》,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关凤峻:去年,李克强副总理在我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视察时指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国土资源工作也是大有可为的。”对此,徐绍史部长高度重视,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以此为背景,国土资源部积极筹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以下简称《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工作计划,并得到国务院领导认可,继而起草了该《通知》。 在起草前,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基础工作。一是向国务院领导汇报国土资源部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得到李克强副总理的充分肯定,明确了工作方向。二是制定《国土资源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初步确定了国土资源部《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工作的初步框架。三是明确国土资源部《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 今年1月,地质环境司草拟了《通知》,并先后征求了调控司、规划司、财务司、科技司、地勘司、中国地调局的意见。2月26日,张洪涛总工程师召集相关司局及单位,召开了研究落实《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工作专题会,进一步部署落实了该项工作。此后,地质环境司依据两个专题会议纪要,以及专家评审通过的四个项目总体设计,对《通知》作了进一步完善。 此项工作经历了立项论证、项目设计编写等多轮讨论研究,工作方案已经成熟,为便于各承担单位进一步明确分工,以及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协调行动,部下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 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气候变化正对全球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我们能做些什么? 关凤峻:《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我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和我国低碳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等四项工作。 国土资源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上述四项工作,从地质记录的角度初步揭示气候变化长期趋势中自然因素所起的作用;初步探明岩溶、土壤、矿物的碳汇机理;初步评价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分布。 具体来说,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是以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冰川与湖泊、岩溶石笋等为主要对象,以12.5万年以来特别是1万年以来为重点,深入研究百年、千年以及更长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初步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自然因素的作用,阐明自然因素对现代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地质碳汇潜力研究包括岩溶碳汇、土壤碳汇和矿物碳汇三个方面。目的是通过研究水及生物作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预测未来10年我国岩溶的碳汇效应;通过探索土壤碳汇规律及固碳机理,预测土壤碳汇的未来变化趋势;通过试验研究,构建二氧化碳矿物封存理论体系,基本摸清全国可适宜封存二氧化碳的矿物—岩石—尾矿的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目的是圈定我国具有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的区域,并选择典型地段开展二氧化碳储存示范工程。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提供科学、技术与工程依据。 低碳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包括浅层地温能、地热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等清洁能源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摸清其分布和埋藏规律,评价其资源量、可开采量和开采潜力,全面促进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为我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支持。 以两种方式实施该项工作 记者:如何保障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实现预期目标? 关凤峻:《通知》明确,国土资源部实施《响应与对策》研究和调查工作,将采取两种方式。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我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工作,由部整合部内科研力量,指定牵头单位,分工协助,共同开展,其立项和管理按地质大调查项目模式进行;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推广天津模式,借鉴北京经验,实行省(区、市)部合作,联合开展。 该项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2010年,完成十个左右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启动全国地热资源现状普查和主要地热田勘查工作;完成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初步建立我国地质碳汇监测网络;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野外调查和测试工作。 2011年,再完成十个左右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全面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普查,继续开展主要地热田勘查工作;划定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区30~40处,启动1~2个二氧化碳储存示范工程;提出增加地质碳汇的技术方法;综合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资料,初步获得12.5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2012年,全面完成我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和全国地热资源现状普查以及主要地热田勘查,划分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制定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再划定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区30~40处,完成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完成我国地质碳汇潜力评价和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工作;提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若干建议。 为加强领导,国土资源部成立由汪民副部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地质环境司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加强技术指导,成立由中科院院士张宗祜为组长的专家咨询组。 此外,《响应与对策》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纳入《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及长远规划》,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