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隐蔽的地质灾害“挖”出来——谈遥感技术在汛期地灾调查中的应用浏览次数:521 发布日期:2011-08-16 分类:防灾减灾 汛期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的特点。6月9日发生在湖南岳阳詹桥镇的特大泥石流,造成两个村庄被掩埋、多人死亡失踪。这又是一次因隐蔽性、突发性不在监测范围的地质灾害。 抓住地灾隐蔽性这个“牛鼻子” 汛期地质灾害的隐蔽性,或者说隐蔽性地质灾害是指地质灾害的潜伏性或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隐蔽的深浅程度,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可分为浅层隐蔽和深层隐蔽两大类。 浅层隐蔽是地质灾害隐患客观地存在于地表,只是由于所在的位置不便于观察,人们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 深层隐蔽地质灾害则以并不能在地表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而存在。例如,我们对成灾机制、成灾模式等研究不深入,使我们无法识别判断地质灾害隐患;或者遭遇其他地壳运动诱发且隐藏于地表下,在地表不能直接观察到,这样地质灾害就隐蔽了起来。 地质灾害的隐蔽性越强,其突发性就越强,造成的破坏性也就越大。因此,不论是针对汛期还是其他时间段的地质灾害,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地质灾害的隐蔽性这个“牛鼻子”,使更多的地质灾害隐患被纳入到我们的监测预警网络,重大地质灾害频发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扫除地灾调查监测盲区 那么,如何发现隐蔽的地质灾害隐患呢? 针对不同隐蔽状态的地质灾害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 对于浅层隐蔽地质灾害,采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就可以使大部分这类地质灾害隐患得以发现。这类隐蔽地质灾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调查技术方法落后以及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造成的。比如沟谷源头、山坡上部,人力调查很难到达。且这些地方一般远离城镇村落,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也就是说,至关重要的基础调查存在盲区,而这些盲区恰恰是隐蔽性地质灾害的高发区。要实现无盲区调查,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方法很难做到。技术创新是实现无盲区调查的关键,日趋成熟的遥感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技术保障。 早期的遥感技术,由于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较低,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只能做一些区域性孕灾环境的调查研究,并不能直接识别单体地质灾害。这个阶段,遥感技术在地灾调查研究方面仅作为一个辅助性技术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光谱细分,特别是米级亚米级高分辨率传感器的出现,制约遥感地质灾害应用的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小至十几平方米的单体地质灾害也可轻易地被直接识别,这为大面积应用遥感技术防治地灾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遥感在地灾调查研究方面的应用,其作用由辅助性升级为主导性已经成为可能。 首先,遥感图像可识别任意小规模的地灾体(设若最小地灾体平面面积为10平方米)。其次,遥感识别地灾的效果优于其他技术手段。特别是对超大规模的地灾体、地形复杂的孕灾环境,现场调查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观其全景全貌,而遥感技术则能做到这一点。再其次,遥感调查是从面到点、点面交互无缝无洞的全覆盖式调查,不会产生调查盲区。最后,遥感调查效率高,节省人员、时间和经费。 遥感技术主导的地灾调查,在完成高精度室内解译的基础上,安排遥感解译成果总量或调查区面积的20%~30%进行野外详细调查验证。依靠这样的一种技术优化组合,在短期内完成全国范围的高精度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是完全可能的。 加强地灾理论研究 对由于我们缺乏对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的认识而出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要从加强地质灾害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地灾成灾理论研究属于基础性地质研究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我们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有很大的区域局限性。在研究区或小范围内效果良好,但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另一方面是近二十几年来的经济大发展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使孕灾环境及致灾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本来复杂的地质环境更加复杂。这两种情况都为我们认识、揭示地质灾害成灾规律,地质灾害理论研究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地质灾害成灾理论研究建议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整合全国地质灾害研究力量,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目前的研究力量有些分散,课题设置也有重复现象。应集中全国的研究力量,先制定总体研究方案,确立明确的目标任务,系统科学地设置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应包括不同地理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孕灾地质环境要素、孕灾过程、各类地质灾害的运动动力特征、各项要素的成灾临界参数、成灾模式以及成灾规律等。另外,还应做好震后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震后地质灾害出现了许多不同于非震区的新特点,如地灾体自地表向地下垂向延伸、地质灾害触发条件变化、运动状态变化以及地质灾害类型比例变化等。对于这些新特点,应开展专门研究,以创新理论指导震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依靠新技术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把隐蔽的地质灾害“挖”出来,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不断完善的监测预警技术控制好其他环节可能出现的“短板”效应。如此,减少重大地质灾害频次、降低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是可能实现的目标。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