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成绩斐然

浏览次数:525  发布日期:2012-05-07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日前获悉该市正在开展“生产矿山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试点”工作,便决定前往看看是否有新的“风景”。    矿山公园显雏形     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在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蔡洪春的陪同下,来到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场。只见,工人们或挖树坑,或平整土地,或搬运树苗,或为已栽好的树苗浇水,一片“天连五岭银锄落”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环境治理。2008年以来,该厂共投资780多万元,种植乔灌木21万株,累计完成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该厂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分两项,一是北排岩场恢复治理工程。北排岩场为废弃的排岩场,面积达120亩。鞍山市政府投资800万,对岩场上部进行复垦绿化,复垦面积达30万平方米,植树41万株,竣工后的排岩场基本形成了矿山公园的雏形。今年,鞍山市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该排岩场底部周边环境生态治理,届时,向人们展示的将是一个漂亮的矿山公园。    张家沟排岩场恢复治理是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的第二个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近几年,大量的排岩作业,造成该排岩场段高、坡面角度大,存在着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面对严峻情况,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缴纳了985万元的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从今年3月开始,该厂自筹资金对正在使用的张家沟排岩场进行恢复治理,预计总投资达1500万元,治理面积150亩,砌筑护坡挡墙600延长米,覆土2000立方米,植树3万株,计划在2013年完成恢复治理工程任务,届时整个矿区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满山苍绿映眼帘     记者一行离开海城镁矿耐火材料总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场后,直奔唐家房镇李士房村的台上山废弃排岩场,这里是鞍山金和矿业有限公司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场。当汽车距离目的地500米时,记者看到,前方的山坡上一片苍绿,一排排高大挺拔的落叶松树如同威武的战士,整齐划一地矗立在“高地”。下车时大家都特别惊讶,这里哪是排岩场,简直就是一片茂盛的松树林。每株松树都笔直挺拔,最粗的有暖水瓶粗细,最细的也有饭碗口大小,工人们正在栽植风景树。    据了解,近年来,鞍山金和矿业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谁开发、谁恢复,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本着“发展经济,建设生态矿山”的理念,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分阶段纳入到公司生产经营计划一并管理,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恢复绿化治理的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今年,公司开始治理台上山废弃排岩场,投资1500多万元,采运150万立方米客土,完成了30万平方米废弃排岩场的覆盖整形工程,为后期植树绿化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绿化治理工程计划共投资2700万元,植红松等名贵乔木14万多株,栽松柏球等风景灌木41万多棵,铺设输水管道2公里、修建排水沟7公里、修筑维护道路4.5公里。目前工程已植红松等乔木6000多株,栽松柏球、丁香等灌木15万多棵。    边生产边治理     记者来到鞍钢集团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进到厂区,就被香气扑鼻的风景树和碧绿的草坪吸引住了,整个厂区干净整洁,鲜花盛开。多年来,该企业始终坚持边生产,边治理,才有了如此好的厂区环境。    主管鞍山市地质环境工作的蔡洪春介绍,由于铁和菱镁矿大多坐落在市区里,鞍山市必须采取“边生产,边治理”办法,不然很难改善城市环境。鞍山市委、市政府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先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泥泞不堪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有的排岩场早已变成了草木旖旎花嫣红的美丽公园。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今年该市出台了《鞍山市生产矿山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试点方案》,并以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下文的形式,将方案下发到各县市区。    《方案》首先明确了保证金的收取工作和利息返还办法。同时,还具体明确了使用保证金试点企业条件和保证金使用程序,对企业环境恢复治理有着良好的制约作用。如保证金使用程序的第七项规定:治理工程完工后,矿山企业要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组织专家验收,经验收合格,出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合格证》方可“放行”。    蔡洪春说,鞍山市之所以推行“生产矿山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试点”工作,目的就是要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及时地搞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避免欠账发生。目前,鞍山市正全力推进生产矿山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试点工作,全市掀起了“边生产,边治理”的热潮,形成了鞍山市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独特的风景。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