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目疮痍到旅游胜地 ——四川省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纪实

浏览次数:658  发布日期:2011-04-19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四川省华蓥市是煤炭、石灰石等重要能源矿产富集区,这些矿产资源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无序和过度开发,造成矿区地面塌陷、良田被迫撂荒、废矿渣石随处堆放等问题,曾经绿色的山体变成了满目疮痍的荒坡,并衍生出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基础设施严重损坏、地方财力难以为继等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为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矿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华蓥市启动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项目资金支持,成为四川省唯一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县。

恢复生态环境,造福一方百姓

    “弃渣、煤灰沿江冲下来堆积使河床抬高,一遇到下暴雨,清溪河沿岸村民就担惊受怕。” 华蓥市双河街道办事处双桥村村主任刘寿念说,前几年暴雨过后发大水,沿河10余户居民房屋被淹,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对浅层煤和石灰石进行无序开采,华蓥市矿区及矿损流域滑坡、危岩、不稳定堆积体等地质灾害点超过200个,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就好比治病疗伤,抚平全体市民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身上的创伤,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黄承彦介绍说。

    按照关闭矿山先行整治、分期分批推进的整治工作思路,华蓥市于2010年启动了第一期工程——“城区—石林—天池”片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独立矿山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对矿损流域采取清渣、拦渣、护堤、固土等措施实施矿区矿渣流失河道治理;对因采矿造成地下水疏干危及群众生产生活饮用水的区域,采取建引水渠、池、沟、管等措施实施矿区地下水疏干治理。

    天池镇老屋嘴村是华蓥市众多煤炭采空区之一,全村现已发现多处地质沉陷点,沉陷区地表水随着地面裂缝下渗,部分地下水也面临枯竭,不仅导致了居民生活用水困难,而且原本应该种上高产水稻的良田,也只能改种玉米和红苕。

    “自从建起了提灌站,长期困扰村民的饮水难和灌溉难问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今年我们就可以在田里种上水稻了。”天池镇老屋嘴村党支部书记阳圣武说。在政府的支持下,老屋嘴村恢复了年久失修的提灌站,建起了供居民饮水的蓄水池,解决了村里1500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预计在2015年,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将达到100%。

规范开发秩序,筑牢发展根基

    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华蓥市积极探索着如何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确保矿产资源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

    去年以来,华蓥市对新办矿山企业和采矿许可证到期延续的矿山企业,把生产规模必须达到5万吨/年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基本条件,并相继关停了8家环境污染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中、小型立窑水泥厂,为矿产资源整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属于不可再生战略资源的耐火黏土矿,实行开采和生产双重总量控制,并决定今后不再设置和批准新的耐火黏土采矿权,使耐火黏土矿开采量和生产量逐年减少。

    按照“谁利用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新建和生产矿山开采造成破坏的土地得到复垦利用、地质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

    而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打造地质公园相结合,挖掘矿业遗迹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来发展旅游业,是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另一亮点。

    2006年,华蓥山石林成功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地质环境条件,而且提升了地质遗迹的观赏性,“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品牌,以石林景区为代表的旅游业已成为华蓥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