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讨(5)浏览次数:606 发布日期:2017-11-24 分类:地质公园新闻 实现生态经济绿色协同发展是目标 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如何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保障当地居民的权益,发展绿色共享模式是会议的又一热点话题。 同济大学吴承照教授认为,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国家公园体制发展前沿应与绿色生产链和文化生产链相衔接,建立以保护地为中心的绿色区域发展模式。 “保护优先于旅游”,湖北经济学院蒋欣教授从目前国民旅游的大形势出发,分析了文化观光旅游附加值低等问题,明确提出国家公园不能搞大开发,不能靠发展“大旅游”来获取利益,希望政府尽快出台相关规划条例。 “试点区应当发展自然体验加配套支撑体系,贯彻可持续保护的理念,以此促进当地居民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中受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梳理了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指出生态保护的目的是保障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生态保护机制的本质是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生态保护的主体的当地人民群众,生态系统健康依靠系统完整的保护,人是保护的核心。他表示,要探索一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和小康社会共建共享之路,努力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经验值得借鉴,改革必须让地方政府参与进来,只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才能降低改革成本。”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副秘书长兼延边州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夏友照比较了延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异同后说道。 “改革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结果肯定是好的。”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王文华介绍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在改革中遇到的多个保护地重叠,多重管理突出,生态移民等问题后,对未来国家公园建设充满信心。 “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保护为主,全民公益性优先,最严格的保护是最严格地按照科学来保护;形成生命共同体,首先要形成利益共同体,才可能共抓大保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认为,在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体制要保障、机制要创新。他结合朱鹮保护、武夷山金骏眉茶叶增值发展及国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等案例,表达了生态保护对实现绿色发展的贡献。 毫无疑问,国家公园未来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都需要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该校将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进程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有基础、有能力肩负起促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使命,为破解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难点问题提供制度创新、人才支撑以及科技保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